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之浅见

浏览4002次 时间:2018年4月11日 15:40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时序轮转、时空对应的认知总结,对其时的生产生活具有预测指导的功用。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对这一认知长期的传承发展,使得二十四节气具有了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2016 11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是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价值的肯定,同时更强调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诸多学者在论述二十四节文化保护传承时提到学校教育这一重要途径,但更强调的是贯穿于小学以上的教育,忽略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于学前幼儿教育中的传承。

学前幼儿教育,是个体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作为提供给幼儿认识外部世界的最初始阶段,教育内容的选择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基本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指出“利用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的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作为教育内容的选择,完全符合《指南》的要求,有益于幼儿身心成长。

本文试图探讨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可适性,以期对幼儿教育课程的开发有所裨益。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容具有适合幼儿学习的以下特性: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容的自然性。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古人敬畏自然的朴素价值观,重视外部因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尊重自然规律的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中国人认识、探索、利用自然的进取求实精神。《易经》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二十四节气的总结、运用,正是中国人将“天文”转化为“人文”的文化创造历程的缩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息息相通,这就要求人们的生活应当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观念,在自然和人类愈加疏离的当下,尤其是对成长在城市的幼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南》在艺术领域提出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建议“和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幼儿主要通过感官获得知识,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这恰好和自然所具有的形象、直观、可感的特点相一致。山川河流,风雨闪电,春夏秋冬等等,这些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通过学习欣赏二十四节气文化,让学前幼儿得到很好的感知,进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吸引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自然属性与幼儿教育相融合,使幼儿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基本观念。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容的时序性。最早完整记述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在我国漫长的农业时期,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就表现为二十四节气。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有其内在规律,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往往是有始有终、循环往复。同样的,农业生产春种秋收,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比如忙闲相间、冷热交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时序性特征具体现则为自然的规律、农业的节律和社会生活的节奏。同时,教育也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幼儿教育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节奏性,以培养儿童的秩序感、稳定性和意志,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指南》在“健康”领域指出“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同时在“科学”部分建议“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如一个圆月周期内,月形的盈亏转换,一年四季按照春夏秋冬轮回等。”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时序性特征,以多种形式让幼儿体味大自然既丰富又规律的变化,能唤起幼儿对时序的感触,培养幼儿的节律。

二十四节气文化有效传承方式于幼儿教育中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十四节气在补充历法的基础上,延伸出更为丰富的民俗内涵,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中国二十四节气是独特的、完整的,已经浸润到我们的血脉甚至基因中,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的‘标点句读’。”因此二十四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文化内容的自然性和时序性适合幼儿学习;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文化本身贴近生活,传承形式多样,于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节气文化传承不应是单纯知识的传承,更应充分发挥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日常生活、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功用与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但小学以上的教育由于种种限制,更多地是进行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的传播,反而弱化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民俗生活方式的传承。幼儿教育基于触发式、体验式,恰恰在这方面有其优势。《指南》强调“幼儿园课程设置应以幼儿为中心,紧紧围绕幼儿的游戏和生活,突出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学习这一特点。”这一课程设置特点,决定其教育方式以游戏与生活为中心,这与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相契合。二十四节气文化课程可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以游戏故事为载体,进行生活性和探究性课程开发。二十四节气,经过长时期的演进,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有些形成了固定节日, 如清明、冬至等。引导幼儿一起将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内容变成故事、情景剧;运用大量存在的,与节气关联的儿歌、诗画等,增进幼儿了解探索人文世界的兴趣。注重实践与养成、形式与内容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中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自然性与时序性特征与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相适应,且二十四节气文化可以有效的嵌入幼儿的游戏、生活等教育活动中,在文化传承上更易于幼儿接受。综上,在创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要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一丰富、宝贵的文化资源,让幼儿从中汲取营养、增强力量,使其自然的内生出文化自信,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课题“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14QNRS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