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江玉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摘要:在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正是要培养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提倡尊重主体、发展个性。我们的校本课程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为最优的观念,引导学生大胆地标新立异,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弘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个性;尊重;学生;发展
我认为,弘扬学生个性的首要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得到了尊重,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论的假设,无所顾虑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才可能创新和超越,也才谈得上张扬个性。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保持着“童真无邪”的本性,心灵得到解放,学习自然地转化为一种乐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刚进初中时,还会保持小学
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读得开心,想得开阔,说得畅快,问得自在,议得尽兴。学生充分享受心灵自由,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和文句的意蕴,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2.给学生独立真实的感悟空间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
《新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读书中出现学生独立自主的不同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我们要引导、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的。这种个性差异的阅读感悟,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也允许学生保留看法,使每一节课在每位学生的心目中都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
记得上《吆喝》一文,课文收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怎么看待渐渐远去的吆喝声?”我原以为学生会对消失的吆喝声表示遗憾和惋惜,哪知道学生竟然都认为这是大势所趋,还列举了种种理由。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他们说的合情合理,我尊重他们的理解和认知。
3.针对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莱布尼兹认为:“世界上绝无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个性表现也比较明显。有些学生喜欢鼓励,我就给他“戴高帽”;有些学生容易得意忘形,我就适时“打压”下;有些学生羞于表现,我营造氛围尽量让他们放松……班上有个学生很调皮,不爱学习,但是特别好面子,还有些爱出风头,老师们看到他很是头疼。我发现只要有学生在回答一些的问题,他总要在下面插上几句。观察到这点后,上课时我会故意点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他回答正确了我就大力表扬,其他学生也明白我的意图,对他精彩的回答不吝掌声,如是几次之后,再上我的语文课时他就不好意思捣乱了,时不时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管学生个性多么不同,他们也还是有一些共性,比如怕丢面子,对犯错的学生我一直尽量私下谈话,保存他们的面子。
4.分享
我班上大部分是寄宿生,平时都在学校里,对外面的信息接触比较少。上课时,我会把一些重大新闻讲给学生听,遇到比较好的电视节目就下载给他们看,或者讲一些我的生活经历。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也向我敞开了心扉,有的写纸条讲他们的烦恼,有的在作业本上留言,当然,我都会耐心回复。记得上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一封信》时,里面谈到了爱情,我那时刚刚结婚,学生起哄让我讲讲我的爱情,我早有心理准备,便给他们讲起了我和老公的爱情之路。之后我反问学生,他们理解的爱情是什么,学生也大大方方谈了他们的想法。之后的作文,我特意选了个很有诗意的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果然,学生在作文里都幻想着他们的爱情故事,但是我注意到,学生的预设年龄都是成年后。有些我们家长、老师“谈虎色变”的事情,如果都尽量以一种平和心来对待,学生反而会淡下他们的好奇心。
和学生几年相处下来,学生一直把我当成他们的姐姐,有什么也愿意和我说。师生间的情谊在这种尊重、关爱的氛围中延续。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有我们真正地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人平等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具有生命活力的空间时,学生才能放飞个性的翅膀,翱翔天际。
参考文献:
[1]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叶运生著.《素质教育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周一贯著.《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
> 才智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