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学习应该从兴趣及诵读开始不断钻研,然后由点及面在古今词义、通假字及相关古代语法知识方面下功夫,不断积累、熟练掌握,最后达到熟练阅读文言文的目标。
在职业中专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占相当大的比重,近几年国家大环境也越来越加大古典文化在中小学的教学比例,所以如何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及提高他们的能力至关重要。在这里谈谈自己在多年教学中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诵读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无论古人还是今人诵读古文都是他们学习文言文的首要方法。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习惯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 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好观点。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蕴。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鉴赏评价,熟读课文。这一步主要靠同学们在课后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诵读时要做到:眼观其义,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以形求义,加深印象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到困难。主要在于文字障碍。针对一些学生把文言文字词学习看作是件枯燥无味的苦事,我们可以根据汉字表意的特征。文言字词教学中适当做点刑训,让学生从了解词义的由来中提高认知兴趣,求得加深印象的效果。如“比”字,其字形为两个人紧挨着并列,学生一看便能猜出“靠近”“并列”的意思,而“比较”这个义项,是后来从“并列”中引申出来的。掌握了这些,学生在读到“天涯若比邻”与“天地兮比寿”等诗句时,就不会犯以今论古的错误了。“即”“既”混淆在学生中是个常见的问题,若从字源上解决就比较彻底。甲骨文中即的字形左边是一个“豆”,上面堆满了食物,右边一个人跪坐着靠近食物,是行将就食的形象,从而表示“靠近”“就”等意思。而“既”字左边相同,右边那个人虽然也跪坐着,但头一已向后扭去,表示就餐已完,由此可以看出“已经”的意思。教学中做这样的图示分析后,学生一般不会再将他们弄错。
理线串珠,由点及面文言文教学要以词汇教学为基础,以词义探求为核心,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孤立地进行字词教学,效率就不会高。其实词汇的产生、发展、丰富总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应该让学生了解一些构词方法及词义引申的规律,提高识记效果,加快词汇积累,并减少翻译时拘泥不知变通的错误。一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形体构造能比较直接地体现它所代表的词的意义,而在大量的形声字中,形旁虽然不能直接表达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却能表示这个词所属的意义类别,例如根据“人”部,可以串起一系列的词。仁、俭、倨、信,佞等表示人的性格特点,伐、何、仕、俨等表示人的行为动作,仆、儒、伶、俳、偶等表示人身份,伯、仲指人的排行。总之,词义都同人有联系。“页”象形为人的头,“页”部的字绝大部分同人的脑袋有关,如癫(头顶)、颐(面颊)、颓(没有头发)、颇(头骗)、顿(低下头)、烦(头痛)等。明白了这一点,也有助于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推测某个尚未学过的“页”部字。词义引申是语言反映客观事物的需要。
一个词出现时,它往往反映一种事物,只有一种意义。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扩大和加深,一方面需要不断创造新词。一方面可以扩大原有词的用法,从而产生出引申义。由此可见,词义引申体现了语言经济的原则,也告诉我们词义引申是有规律可寻的。其语言外部规律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外联系时,进行类比或推演,从而使词的用法逐步扩大了。如“兵”字,象形为人举着大斧,本义为武器,由此引申出拿武器的人“士兵”,士兵聚集在一起组成“军队”,有了军队,便有“战争”,而战争的策略是“兵法”,这样一来便构成了“兵”的词义系列。其语言的内部根据是词语词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造成词义此消彼长,出现词义的变化转移现象。如“川”同“河”“眼”同“睛”之类。要掌握一个有多项意义的词,关键在于掌握它的本义。王力先生曾指出:“抓住了一个词的本义,就像抓住了这个词的纲,纷繁的词义都变为简单而有系统了。”(见古代汉语第一册九十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