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习空间
浏览160次
时间:2012年8月02日 1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一论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呢?
一、有机处理教材资源,开拓学习思路。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材料,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动地、个性化去解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的过程,让教材形象活生生地立起来。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要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的分析,变读书、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讨论、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课文内容,把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探究性问题。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文情节等关键处的联结点,可以是字词的删除、改换、比较,可以是文章精彩部分的咀嚼、内容微瑕的辨正。这样教材资源得到有机处理,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究性兴趣得到激发,较好地开拓了学习思路。如学习《变色龙》课文时,不布置学生预习,直接对故事的开端和结局进行分析,把发展和高潮设为空白,让学生掩卷沉思,悬念读书,进行多层次、哲理性动态思考,这样小说主人公对事物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必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反差空白区,学生必然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探索思考。而后学生阅读原文。这样既使学生豁然开朗,又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表明,这样的处理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对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利用校本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校园处处皆教材”。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而新课程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学校老师应当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鼓励学生设计、解读校园环境资源。
正因为身处学校,因而活动开展倒显得便利,有老师随时指导,有资料就近可查,不用车马劳顿,学生实践参与的时间机会大大增加,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学校一些建筑物上刻有“育英楼”、“敬业楼”、“格致楼”等文字,可让学生探究一下它们有怎样的含义。如是新造建筑,可让学生来个建筑物命名比赛:楼房应取什么名字?有什么含义?怎样使楼名和学校特色结合起来?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学生在命名时想到了用“星海楼”、“多芬楼”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全校师生拍手叫好。有学生甚至设想,把教学楼四周的草坪设计成五线谱形状,让校歌一目了然,耳濡目染。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程度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比如,每所学校校园内都有些花草树木,有紫藤,有腊梅,有丁香,有桂花等等,学生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据此何不在学生中开展一个给植物挂牌的综合实践活动呢?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资料,写要点,给植物挂牌,写上植物名及有关知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定会更加了解深化书本知识,有效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进爱护一草一木的情感。再比如我校开设了扎染、园艺、编织等多门校本课程,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学生中开展了“品一品我的手艺”的活动,让学生实践展示自己的手艺,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手艺,议一议评价别人的手艺。学生很是投入,表现不俗。在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了,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三、适时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学习源泉。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如今语文学习呈开放态势,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道标语、广告以及人际交流等。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演绎生活语文,可以到群众中体味语文用途。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可供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如笔者在教学《死海不死》时注意到课文的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我是一个导游”的活动,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死海。学生查旅游手册资料,穿导游标志服装,记课本死海知识信息,解死海不死奥秘,以此为蓝本的“我是一个导游”演出节目在市文艺会演中还得了大奖。实践证明,这样的实践活动,能诱导学生把多学科知识渗透到语文学习之中,巩固课文内容,不断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学生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幻想,敢于提出大胆的想象和假设,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创造愿望。因而如能将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甚至大胆勾画解决引起开放性、前瞻性、实效性的社会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时,让学习设计拯救死海的方案;学习《向沙漠进军》时,让学生设计培育防护林的方案。笔者在教学《大自然警号长鸣》一文时,适时点拨:全镇民用自来水均来自镇北的北麻漾,调查分析北麻漾的水质怎样?污染原因?应采取哪些措施?问题一出,学生踏麻漾实情,析水质情况,访当地群众,走政府部门……学生为生活用水的污染而焦急万分,为人们意识的麻木淡薄而叹息,为工厂业主破坏环境、污染水质的举止而愤恨。一篇篇调查研究报告写了出来,尽管有些不甚准确,言辞过于偏激,但都是学生自己探究的成果,也更加深切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学习源泉,达到了活学语文、学活语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