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说是学生阅读文言文时的拦路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时,往往会因一个通假字而影响了对全文的理解。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靠一定的通假字积累,向学生介绍通假字的有关知识也很有必要。
通假字与本字只不过是读音上相同或者相近,字义上并无联系,这同现在的学生把“毕竟”错写成“必竟”,而“毕”与“必”只是读音相同意义上并无联系的现象有些相似。所以在阅读时只要发现某个词的意思同全卷看似没有关系,便应考虑通假的可能。为了帮助学生辨析通假现象,教学中可以做一些分步训练。先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些例句,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来让学生辨析,是他们看到“蚤”的意义同句义相抵触,因而是通假字。产生对通假现象的感性认识。接着用新课中的例句,让学生自行辨析,然后对照本课注解来作比较,分析得失原因。最后可以找一些课外的例句来练习。进一步提高这方面滴能力,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对如何根据词语意义同所在的句子的冲突来识别通假现象,心中有些数了。在确定通假字的本字时,主要根据他们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来依音破字,如“矢”同“誓”、“才”同“裁”等。同理,同声符的字往往也可以通假,如“详”同“佯”、“指”同“旨”之类。只要该字读音同假借字相同或相近,意义上也能使整个句子讲得通,确定它为本字具有一些把握。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给了学生一条辨析通假现象和确定借字、本字的思路。
结合语法,理解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的一个难点。古汉语中有些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的比较灵活,词性会出现临时变化。名词、形容词和数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名词、动词也可以活用为副词等等,语言现象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搞清楚。其实文言词汇的分类及各类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相近,如也古汉语也有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其主要特点是在句中充当语和宾语(在判断句中能直接作宾语)。有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在句中充当谓语等。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和句子表达类型也基本相同。这就是提示我们着眼于上下句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来理解活用现象。下面试举一些课文中的例句来简要说明:
1.“吾射不亦精乎?”“射”出现在句中主语位置,属动词活用为名词。指射技。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和“宾客”出现在两句的谓语位置并各带宾语,前者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指“感到惊奇”,后者属名词活用为动词,指“把……当做宾客看待。
3“.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作“被”的宾语,借代“坚固的铠甲”,“锐”做“执”的宾语,借代“锐利的武器”,均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的教师认为实词的性质和功能比较稳固,相互搭配或和虚词的组合有一定的规律,因而主张着眼于词和词的搭配情况来确定词类活用。如“神弗福也”“非能水也”等句子,根据名词一般不受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的特点,从而确定“福”合“水”活用为动词。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只不过要涵盖词类活用现象,学生得记十来条规则,比较麻烦些,我们仍以这两个例句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分析,“福”和“水”都处在句中谓语位置,而这两句明显不是判断句,因而名词活用为动词一目了然。词类活用大部分出现在句子的谓语部分,所以着眼于语法来理解词类活用,我以为更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能收到一简驭繁的效果。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确实能事半功倍,教师要尝试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力,感受古典美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