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39次
时间:2020年8月06日 14:0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中 以不拘一格,但要以最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善学能力为 教师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和掌握运用语文知 目标。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教 识的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句 学中,通过前期教学学生意识到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呼吁 话的核心思想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的规 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习惯,而非仅仅讲述 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非灌输式地对学 村庄里人们生活的故事,这个主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生进行教育。这种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规律和技巧 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我创设了“故事演绎教学情 的实质,即是一种善学技能,换句话说,引导学生善于学 境”,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探究的潜力,结合文中的故事背 习,比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更为重要,语文课堂的教学应 景、村庄的场景描述、故事的发展过程等线索将教室布置 是建立在善学理念上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 成一个小村庄,每一名学生都是村庄中的一份子,并根据 鱼”。然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形成了 文中的故事脉络设计剧本进行演绎教学,教学过程中每一 “主导式”教学惯性,习惯以自己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构 名学生都有具体的演绎任务,可以成为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建课堂情境,忽视了对学生善学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在这 的能动力,通过自主探究演绎学习的过程,他们的善学意 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能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内容,难以掌 识和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类似的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善 握自主或合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陷入“非善学”的教 学课例不胜枚举,所用的方案也不仅限于故事演绎教学情 学窘境。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善学笃思的能力,建议各级小 境创设,可根据教学主题采用想象情境激发、实践情境激 学语文教师充分理解善学课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校 发或视听情境激发等,总而言之,借助情境去激活学生的情、学情和生情构建语文善学课堂。 参与体验,培养他们善学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善学课堂的内涵 2.学习共同体设计互助善学善学的意思即为善于学习,《礼记·学记》有言: 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Emest L.Boyer在他的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 著作《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指出:“可以通过调查功半,又从而怨之。”说明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能够掌握恰 和培养让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拥有到好处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不善于 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学习共同学习的人,却总是不能够掌握学习的有效策略,在学习上 体的管理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互助管事倍功半。此外,根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理、学习和行为朝着学习目标迈进”。应该说,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 L.Boyer所提倡的学习共同体是以调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 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水平,现有水平是学生通过自己的 管理能力为目的而构建的,符合善学课堂的构建精神,在日努力便可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而潜在水平需要通过外力 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亦可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引导学的作用和引导才能够达到,教师的教学则是产生这种外力 生建立起互助学习的目标,培养自我的善学能力。
作用至关重要的因素。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善学归纳为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以学习共同体为思维设计了 学生的潜在学习水平,它指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作用下,养 语文互助善学教育方案,通过对教学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 成的高效获取知识、提炼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 前期了解,我构建了“学习思维发散读写共同体”和“语 上述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主或合作学习意识,衡量善学效 文与社会实践应用共同体”,根据对学生语文学习差异性 果的标准则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相应地,基 的调查将实验班学生合理地分配到这两个共同体中,展开于学生善学培养目标构建而成的课堂便是善学课堂。 差异化的互助教学活动。例如:针对“学习思维发散读写二、小学语文善学课堂构建方案 共同体”的教学,我通常会结合课文内容出示一个读写目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善学 标,让共同体内的学习通过互助学习达到这个目标,之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构建让学 再提出进阶式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攻克目标。
生亲自参与学习体验的有效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三、结论的重要途径”。这句话的含义很明显,即是通过有效的情 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善学能力的培养起到至 境引入去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能动性,达到活跃课堂氛 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为确保小学语文善学课堂构建的有效 围,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语文善学课堂的构建与有 性,教师应该在关注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 效的情境创设有密切关联,倘若教师能够以情境激发学生 材中潜在的善学型课例,通过创设情境或构建共同体等多 参与语文学习的能动性,自然而然地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 种途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能动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 习转向主动探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善学能力的目的。那 的能力,实现善学课堂情境下善学教育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