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文史类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谈塔奇曼《做新闻》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浏览536次 时间:2019年11月11日 14:55
  一、《做新闻》内容概述 塑等等。总而言之,借用塔奇曼在书中的第一句 塔奇曼把新闻看做一种框架,并考察了框架是 话:“新闻是框架”——也即是说,我们日常所接 如何建构的。她把报纸和电视作为复杂组织所必然 触到的新闻,也只是被建构出来的产品。关于“建 遵循的程序。本书是以新闻生产的行为是对现实本 构主义”,其哲学源头可以溯及维特根斯坦乃至古 身的建构,而不是现实的图像建构这一论点所展开 希腊诡辩士关于语言及思想之可塑性的论述;但就
  的深刻论述。 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学术源流来看,较早探讨这则问 新闻活动就是把发生的事件转变为新闻事件, 题的文本有1966年伯格与拉科曼的《现实之社会建 并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加工成故事,这构成了新 构》。
  闻作为社会行为的基础。然而新闻生产不是在真空 回到《做新闻》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978年, 里完成的,所以本书的第二大论点是围绕新闻专业 30多年过去了,新闻机构也随着科技进步而几经更 主义重申新闻工作固有的机构程序,因而服从组织 新换代;但就宏观的新闻业来说,它在整个媒体行
  的利益而展开。 业的规则运作、程序设定等环节上,仍具有着强大 二、“新闻客观性探讨”与“建构主义”的研 的指导、警醒与启发的作用。这一经典文本不仅对
  究浪潮 后来传播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现今社会科
  学的诸多研究中获得了一定青睐。 1978年,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出版,与 这本书处于同一个研究浪潮的还有1973年爱德华· 三、新闻框架的织就与现实合理性默认
  爱泼斯坦所著的 《来自乌有之乡的消息》、 在阅读书本后,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核心问
  1979年赫伯特·甘斯的《什么在决定新闻》以及 题:新闻到底是什么?新闻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1980年马克·费世曼的《生产新闻》。其实从这些 被生产出来的新闻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经典文本的英文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经典著作 (意义与警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作者
  均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新闻的“生产”。 并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答案——又或者说,其实作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十年间,就“新闻生 者的每一章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
  产”或“生产新闻”这一议题,西方学界发生了一 具体来看,第一章塔奇曼直入主题,将全书重 场围绕新闻“客观性”的激烈争论。回顾历史,传 点与脉络作了提纲挈领式的说明。行文伊始,将 统大众传媒研究大多注重媒介的传播效果,也即: “新闻”直接定义为“框架”,并给出了一个形象 受众个人或群体在接触媒介传播之后,会在心理、 的比喻:“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接着第 认知、行为等层面上受到何种影响。这一派学者的 二、三章,塔奇曼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时空因素结 经典著作,一般均将研究的重点从可量化的媒介接 合,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有关于新闻价值的部分,作 触及态度行为变化上转移,继而投入媒介传达的 者将这一制度化、组织化的流程比作一张“网” “信息”所被制作的过程当中,集中精力分析这一 (也即“框架”),凸显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感 所谓“生产”的流程中所隐藏的内在规律、行业准 与空间感,进而用以删选新闻来源;第四、五章承
  则和制约因素。 接前文对于新闻事件的类型划分,进一步探讨新闻 围绕“生产新闻”这一研究视角,我们可以联 来源与寻找事实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进行协商的,其 想到新闻来源的确定与选择、新闻价值的定义与排 中涉及“权力”的部分——其将新闻机构与新闻工 序、媒介文本的设计与传播、服务对象的制约与形 作者的社会角色影响揭示出来,强调了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互助、增补关系;第六章则重点关注 形成的还是“只相信事实而不相信现实”的价值信 叙事手法的运用,其中涉及语言文字编排、镜头空 念,换句话说,即使新闻专业主义以相关的原则标 间运转、采访对象过滤等等我们较为熟悉但又常常 榜自身,但终究这套操作程序与规范还是脱胎于一 忽略的事实,但其实这些“类型化”的处理,却真 定的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是既符合自身发展壮大 正都是某种行业内刻意的安排与倾向的预设;第七 成为大企业的商业追求,又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章则是特别以妇女运动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强调关 暗流涌动的需要。
  注这样一个运动事件是怎样变为一个新闻话题。而 于是,曾经固化在脑海中的新闻专业主义操作 第二部分的最后三章则分别聚焦新闻专业主义、框 原则有了新的可观察的视角:
  架理论和知识社会学,试图结合理论来揭示:“新 1.职业媒体机构往往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组织与 闻生产”这一行为已经经过种种因素影响,最终成 流程设计,以确保新闻生产的基本效率与品质,并 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隐秘的存在”, 行之有效的维系自己的客观立场。
  也即是说,这种“建构主义”的行为已经依托于制 2.职业媒体人的身份危机将会越来越显著。曾 度化的结构、组织化的流程,融合社会意识形态压 经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绝对核心,在新媒体的时空范
  制,获得了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合法性权威。 畴中,这种模式将会被打破。
  由此,这本书的几个问题初步得到了解答:新 3.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与真实性建构的“信任 闻是一种框架,是一种虽然取材自事实但却又被建 危机”。新媒体貌似可以避免诸如新闻专业主义这 构出来“相对真实”。这样的一个生产过程,离不 样的“预设建构”,但同时对“自媒体”自身的素 开新闻工作者的把控与限制,再结合新闻机构自身 质要求也会较高。
  的利益考虑(既有来自于自身生存发展的利益需 4.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伦理的建构仍应当维 求,也有来自意识形态强制性的利益需求),新闻 护。目前很多媒体人抱着一种游戏、娱乐、商业的 最终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揭示现实的“利器”,反 心态。这确实是笔者认为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是变成了进一步加强机构权威地位、固化现有意 最后,笔者对于塔奇曼《做新闻》这本书还有 识形态、模糊现有社会现实的“工具”。而最隐秘 一些思考:这本书,遗憾之处是没有对“生产新 的是,作为受众的绝大多数人,对这样的情况一无 闻”这一流程/行为做一个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探 所知。用塔奇曼的话来说,“新闻就是一种社会资 讨。但是,诸如“新闻框架”这样的“建构主义” 源,它的建构限制了对当代生活的分析性理解。新 的观点,多少会让读者“必要不必要”的质疑。产 闻通过网络传播、通过类型化报道方式、通过对新 生新闻传播活动中确实充满了“建构”的痕迹,不 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要求、通过事实与消息源之间 过如果过度使用与解读,会不会也有一种“过犹不 的相互建构、通过对新闻叙事的表现方式……通过 及”的隐忧?为了避免这样的研究成为一句空洞的 所有这些现象,新闻作为客观化了的限制或者资 口号,不论做什么研究,笔者认为还是要尽量辩证
  源,使社会现状合法化。” 与客观,不可偏激或过度。
  四、思考与启示 五、结论
  塔奇曼的这本书,笔者认为,即使今天来看,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这本书对于提高并改 也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看完书本之后,笔 进我们对于新闻的研究思路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者在“新闻专业主义”这个方面,结合当下新媒体 她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并非轻易用几个
  传播环境有一些浅显的思考: 例子去证明一个概念的过程,而是应夯实基础,务 首先,在已形成的教科书式的认知中,新闻专 必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关键 业主义被定义为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 之所在,从而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对于具体的事 业理念。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 件必须结合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情境中去体会、深入 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 挖掘,逐渐丰富自身判断事件产生和发展的经验。 在读者面前。同时,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工作者有 进一步将问题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加以全面认 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工作者按 识。这样才能从中萃取出极具社会价值的理论,才
  照新闻传播的原则报道新闻。 能因此有所创新。同时,盖伊·塔奇曼的建构主义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专业主义本身 路径也冲击了我们的惯常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理念, 是一个发展历史非常长的专业术语,并且经历了从 开阔了研究者的心境和视野。
  西方引进到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塔奇曼在《做新 闻》中所谓的“遵循新闻传播的原则报道新闻”, 参考文献:
  虽然看似强调“真实”“客观”“自由”,却最终 [1]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8(08).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