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21次
时间:2018年6月27日 15:18
1 城市道路常见病害1.1 纵向裂缝现象:沿道路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但长宽不等。产生主要原因: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不好,冷接缝结合不紧密;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不均匀沉降;局部地基天然含水量较高,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中央分隔带、绿化带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含水量增加,承载力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产生滑动。
1.2 横向裂缝现象:沿道路的横向开裂,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横穿部分路幅的,贯穿缝沿路面一般分布均匀。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基层在成型过程中因混合料水分蒸发干燥引起收缩,或者在寒冷季节发生低温收缩。基层产生裂缝后,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底面裂缝,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层表面。
1.3 网状裂缝现象: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的初始形态一般是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产生的主要原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或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拌和不均,沥青与石料粘结差;路面结构中夹有软弱层或泥灰层,粒料层松动,水稳性差;路面出现横裂或纵裂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下渗,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产生网裂。
1.4 车辙和推移现象:车辆轮迹带下形成的纵向连续下沉,在路面上呈现带状凹槽,并伴随出现路面纵向裂缝及轮迹带两侧路面程度不同的隆起。产生的主要原因:渠化交通及停刹车频繁等路段,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形成辙槽;道路基层的厚度或基层整体强度不足,因荷载作用造成变形过大而形成辙槽和推移;面层强度及热稳定性差,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使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和推移。
2 城市道路病害治理质量控制2.1 综合养护方案的确定针对城市道路存在的老化现象,以及沥青路面的贫油和道路反射裂缝问题,要认真做好弯沉调查测定路面的结构承载力,以此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双封层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能够避免单层封层的剥落以及车辙修复能力差问题,通过两层封层能够达到改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以及路面的抗滑性、抗老化性和抗渗性的提高。稀浆封层的厚度能够起到很好的抗滑性另外,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小,流动性好,这对弥合原路上的微裂缝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够改善原沥青面层的老化状况。一般老路病害的处理是针对反射裂缝和局部网裂沉陷,反射裂缝的整治采用沥青封缝能够防止铺设防裂贴对铺设双封层平整度的不良影响。采用SBS 改性沥青进行封缝处理能够达到很好的封缝效果,对城市道路存在的局部网裂沉陷要进行局部的挖补,为了防止考虑到采用素混凝土补强形成的反射裂缝一般采用黑色碎石补强。
2.2 裂缝的维修横、纵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温缩和干缩引起的,如果缝宽还未达到5mm,可先清理缝隙中残存的杂物和灰尘,然后用比较稀薄的热沥青填补裂缝底部,之后用经过乳化后的沥青灌注、封堵裂缝至缝深的2/3,最后以干净的石屑填满裂缝。
而对于超出5mm 的大裂缝,由于缝宽太大,在热沥青填补缝底部时,需用乳化的热沥青捣实,如遇高温季节,则不可全部填合,需要保留部分轻微裂缝。
2.3 松散的修补如遇大面积的路段松散病害,可全部清除干净后重新喷油下封,然后用轻型的压路机压实即可,但如果是因高温而出现的局部松散,则应扩大挖除松散面积,并在填入结实的厚石屑之后,再重新做面层。其次重做面层的用料,应按松散的性质不同而有明确区分,沥青老化而形成的松散,不应再用酸性的石料,如果松散位于碱性地区,则应在沥青中合用一些抗剥离剂和增粘剂,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面型和稳定性。
2.4 坑槽的修复针对单一的坑槽,首先应测量好破损的尺寸,画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坑槽修补轮廓线,并且在开槽时,将槽底、槽壁清理干净,并开凿到稳定部分,保持槽壁垂直,而对于路基已破坏的情况,则应针对破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待基层密实稳定后,再修复面层。
2.5 罩面维修罩面维修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保养的一项工程,能够保证路面完整。在罩面维修中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进行处理,例如,铺接路面裂缝、修补车辙与推移等。罩面维修能够改善路面的使用,提高路面的结构性能,以满足将来的交通量需求。
加强罩面维修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是公路养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 结语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直接影响到使用功能,严重的可能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新管理思路,合理的规划布局,科学设计方案,精细组织施工,强化有力的监管,可能最大限度地延迟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应加强养护措施,合理对城市桥梁和道路进行改造维护,才能保证城市的道路桥梁达到安全、快捷、顺畅、舒适目的。
参考文献:[1] 封建武,温高峰.高速公路病害分析与处治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 马华堂.公路工程病害分析与防治[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9).
[3] 沈艳东,崔岩,陈立春.公路养护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