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201次
时间:2018年12月03日 15:36
摘要:现代学徒制运行中要结合企业实际与专业特点,充分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子与途径,为职业教育有效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经验;成效
在现代学徒制探索过程中,如何突破各项机制,切实解决导师聘任、校企共管、学生权益等问题,都需要大家积极探索,不断优化,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保障学徒制的长期与良性发展。
一、试点工作具体做法
1、通过双选会组建“企业学徒制班”。校企双方分别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特点,科学安排教学进程。实施“校企双主体”的教学形式,建立“企业工期与学校学期错位”灵活教学进程。
2、校企双方一起制订了“学徒制班”课程体系,同时依据企业要求,修订了部分专业课程标准。
3、建立“铜级-银级-金级”定级评价制度,健全以“弹性学制”、“学分制”为基础的专业教学运行制度,完善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质量评价体系。
4、校企共建了互聘共用机制,明确师傅与教师的职责和待遇。
5、企业实习期间,安排企业技师担任师傅进行“手把手”
指导。
6、签署学徒外出实习安全协议书。
二、试点工作实践与思考
1、初步构建了深度共融的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的自觉约定。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其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各负其责,从而共同完成对学徒(员工)的培养。近年来学校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组建利益共同体,真正突破了部分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尝试了新形势下的现代学徒制。
2、重构了课程体系,重组了课程内容。近年来依据试点企业的岗位标准,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对接改造工作,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通过引入企业培训任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项目培训课程、共同承担项目教学任务、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已取得明显成效,真正形成了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
3、变革了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工”与“学”
的紧密交替。我们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提供了管理上的支撑。
同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大纲》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和教学文件,注重企业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指导、与评价。如14 级学徒制精英班,学生是由遍布全省及周边地区的4S 店来校挑选,经过校企共同培养后再分别去各自的企业就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有多次(每次9 周左右)到企业反复实习的机会。
4、坚持了“双导师”的联合培养,注重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协作和互补。如在与主机厂的湖南经销商合作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多年来,初步构建了支撑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针对“师傅”的培养和评价体系。在培养方面,企业培养培训总部每年对参与项目教学工作的教师实施轮训与不定期培训制度,教师能掌握汽车企业在国内最新下线车型的技术与资料,这使教师紧跟行业新技术、新维修工艺步伐成为可能。而评价方面,在项目运行的工学交替中“工”的阶段,主机厂25 家湖南经销商会依据主机厂要求安排技艺精湛的师傅,一对一地指导准员工的学习和生活,确保所指导的准员工早日成为合格的技师,企业对承担指导任务的师傅及经销商有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经济直接挂钩。这些尝试都为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5、坚持学员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推行了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在我院学徒制班运行中,由企业主导,开展了工学交替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初步试点下,学生对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有了其独特优势。已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一是实施过程考核,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结合“工”与“学”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定期对学生的课业学习状况进行了考核,适时进行反馈、沟通,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创设学生学习和创作成果展示及各项评优活动平台,如通过开展了优秀学徒、优秀技能手、优秀设计师等的评比,组织各类技能竞赛,展示学生学习创作作品和先进事迹,发挥榜样激励对学生成长的促动。三是实施面向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发展性学习评价,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文化自觉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品质的评价。这些评价已经贯通校企,将全面体现于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学习和实践过程。
总而言之,通过从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研究学徒制模式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主体职责、模式、机制等方面入手,坚持丰富与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探索规律、尝试建立合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后,学徒制路子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王志伟.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
[2]李梦卿,王若言,萝莉.现代学徒制的中国本土化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 年度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职业院校有效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外部保障机制建设与实践》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陈慧芝(1978-),女,湖南株洲人,工商管理硕士,会计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