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49次
时间:2012年3月12日 09:46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因此,如何设计好课堂提问,以问题为杠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应当深入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
1.利用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富有趣味性的设问,往往能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愉悦的心情去思维,以求完整答案。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所提问题应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热学知识拓展中进行热传导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像这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2.利用设问渗透科学方法,树立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自信心必然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就容易持久,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掌握。
例如,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问:为什么微小压强计中U型管液面差能反映液体压强大小?使学生在分析中明白此处用了转换法。再问: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时,应改变哪个量?不改变哪个量?使学生理解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
教师应在能体现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处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精心设问,这些地方既能体现科学方法,又能体现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利用设问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点燃创新的火花
课堂教学由于教学内容限制,教师要引导学生定向思维,按照教师制订的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极度展开。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发挥奇思妙想的舞台。
例如,在测物体密度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有一个密度比水大的马铃薯,任意选用工具,请写出可以用哪些方法测它的密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深度的思索,各有所得。既能巩固和完善头脑里已有的认识结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利用设问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和实验探究,提出适当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
例如,在探究滑动磨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创设问题情境:(1)在冬天,同学们喜欢在冰上打滑,有时可以滑出很远,在普通路面上,你能这样玩吗?(2)在同一段路面上,比较重的和比较轻的箱子,哪个更容易被推动?再提出问题:不同路面上磨擦力为什么不同?为什么推重箱子费力?引发学生猜想:影响滑动磨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接触面粗糙程度、重力大小、物体表面积大小……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时教师利用设问引导:(1)怎样测滑动磨擦力?(2)研究其中的某一因素时,怎样避免其他因素对滑动磨擦力的影响?最后,学生分析数据,复述实验过程,交流实验结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并没有控制、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是在关键点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始终在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课堂上的精心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答疑解惑,领悟方法,培养能力,自主学习,思维创新。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