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
浏览189次
时间:2010年9月25日 15:59
[摘要]“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课堂模式,操作程序为:“确立目标—学会质疑—合作探究”,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 目标 质疑 探究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课堂模式,其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一种共识,高中语文教学更应如此。
而当下诸多学校强调或者倡导的自主学习,或流于形式,或远其本质,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鉴于此,笔者围绕自主学习模式的创建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创设氛围,激发热情
1.以民主教学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新型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不妨放低我们的姿态,做学生的朋友,相互学习,相互纠错,不必因我们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想方设法掩盖,大胆对他们说“我不知道”,甚至,有时我们可以故意偶尔在课上制造一些小错误,让学生去发现、指正,以便让学生知道,不单单是他们有不知道的东西,有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也一样。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好问、敢疑的精神。
2.以尊重人格为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同学们面前的形象。 师生间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对抗,但往往对抗的产生,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自尊、人格的不经意的伤害造成的。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以成功教学为手段。课堂上教师在提问、设疑、练习时,问题内容的难度要适当降低,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同时,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消除其紧张或怕答不出来而难为情的心理,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并及时予以评价、肯定。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应予以引导、鼓励而对其结果,更多的作出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对他们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间长了,就能形成积极思考、敢于回答问题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果能在教师的讲授、设问、导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者为师,大胆走向讲台,或讲述、示范、板书……不仅较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也能及时地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
二、目标确立,有的放矢
1.立足教材,紧贴文本。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开发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应用、审美、理性思维等能力;学会整合不同模块的知识,达到应用自如、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习题练习与高中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开放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这五个方面应是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的基本理念。
2.动静结合,灵活应用。我们要敢于改革传统的“预先设定”、事先制订学习计划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动态的、随机生成的教学模式。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搜集课堂信息。当然我们也不否定预设教学的优点,只有动与静,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推动教学的进步。尤其是当课堂中出现亮点的时候,或学生的质疑探究具有极高价值的时候,教师不妨在大的目标下,积极灵活地予以调整,异曲同工。
3.因材施教,实事求是。面对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师有必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教材特点、教学时机等取舍教材或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另外,由于苏教版教材是以专题、模块为体系的,有些知识点如不加以渗透或调整,仍然会造成与教学目标的背离。面对一套好的教材,依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教学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学会质疑,合作探究
1.于无疑处生疑。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即多元化,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于看似“无疑”设疑,更利于我们深入挖掘文本。
2.于原疑处扩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尽量提出问题,推开疑点,亮“底”思想。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教育。尤其是对原来的疑点,可以通过扩充疑问,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或者举一反三,达到深入挖掘文本的目的。
3.于难疑处释疑。讨论环节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俗话说“灯越拨越亮”,真理越辩越明,坦率真诚,敢于交锋,勇于争论。但是对一下子无法统一认识的问题,绝不可急于强求统一,允许学生保留观点,以便继续学习、思考。此刻聪明的教师往往会在通过学生激烈的争锋中提取合理的意见,甚至自己也可以参与,以达到释疑的目的。
质疑释疑的环节,自主学习往往需要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各小组交流自学成果,综合答题要点和规律性知识,后由教师对难点、重点及不同见解进行适时适度的诱导,小组间合作讨论集体攻关,解疑释惑,自己作出正确结论。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反馈的信息,将各种不同的见解归纳、综合,对讨论问题提出鲜明的观点,同时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的思路给予评价,启发他们正确思考问题,致力于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指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展课外阅读和探究,不断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笔者发现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在提高阅读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合作精神,培养“问题意识”,激励创新精神,意义非凡,作为语文教师理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