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政治论文 >> 民族主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郊融合型乡村规划创新实践 ——以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常存村为例

浏览1057次 时间:2019年5月29日 16:20
摘 要:系统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城郊融合型乡村振兴方向的思考,创新性提出“134”基本模式,以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常存村为例,对如何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进行探究,并总结乡村振兴规划之经验启示,寻找都市近郊乡村建设规划的创新道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城郊融合型乡村;创新实践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30010
正文: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解读
1.1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乡村振兴指明了城乡关系发展方向:一是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三是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四是借助城乡人口流动趋势,盘活乡村闲置建设用地。新的乡村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未来的乡村将是城乡一体化的新支点和新引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突破口、“新乡村”建设的样本、高端人群的集聚地、农民脱贫的新模式。
1.2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而恰逢其时,乡村振兴战略是战略层面的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则是措施层面的抓手。美丽乡村的创建发轫于基层的创新创造,而后逐级得到认可,最后形成社会共识、中央号召、全国政策,使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得到贯彻实施,从而推动乡村社会的进步,因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那么这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它是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和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是一条通往美丽乡村梦想的道路。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近郊融合乡村发展
2.1基本特征
城郊融合型乡村近城不离城,是城市的后花园,较其他农村经济基础较好,要找准农村的短板,然后发力。既要发挥城市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抓住农村,双轮驱动,不可偏废。一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把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富裕的乡村。二要推进城乡统一规划。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形成城乡互补、共享互促的格局。三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塑城乡关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2基本模式
经过系统研究,本文提出城郊融合型乡村规划的“134”发展模式如下:
(1)一元共享
城郊融合型乡村近城不离城,与城市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是最适合发展共享乡村的理想地,“共享乡村”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发挥最大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打破以往没人种地的尴尬;同时为游客带来更加真实的乡村体验,让游客真正融入当地乡村生活,与当地农民一起“再造故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发展。
(2)三兴共振
以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生活核心三大内容为主的振兴发展路径,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系统振兴乡村,构建有血有肉的城乡综合体。乡村振兴解决乡村产业风貌、民居生态等方面,文化复兴增加乡村内涵和IP塑造,生活核心实现乡村旅居度假功能。
(3)四有乡村
以发展都市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理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把农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走出一条适合城郊融合类乡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理想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根植地域文化的主题乡村景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以乡土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理想村。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坚持根植与传统文化的时尚,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托,大力发展一批新兴业态,初步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真正让民众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实现乡村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振兴。
以鼓励创新创业为核心,打造“有活力”的理想村。富裕幸福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最终目标。鼓励农民群众踊跃投身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工艺生产、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当地居民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旅游商品售卖等,引进社会资本发展万众创新创业孵化,乡村振兴必然前景可期、水到渠成。
三、案例实践——以双流区彭镇常存村乡村振兴规划为例3.1范围选取
规划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包括彭镇场镇区域、常存村、杨柳河沿线等区域。其中:成新蒲快线以西地块,18.2平方公里,成新蒲快线以东地块,10.9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常存村,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启动示范区,杨柳河故道沿线200亩。
3.2优势提炼
项目地是距离都市最近的大隐乡村,拥有杨柳河十里生态水系岸线景观,拥有空港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巨大潜力,是空港高端商务客群休闲消费集散地和都市人群休旅目的地。
3.3乡村振兴思路
(1)思路创新
依托杨柳河沿岸彭镇西部、北部和场镇稀缺的生态田园本底,川西古码头的水乡小镇格局和浓郁的槐轩文化底蕴,结合天府平原农业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文旅产业、康养产业、高端商务会展、乡村总部经济多元闭合产业体系,打造集文化、旅游、产业、居住于一体的十里烟波杨柳.天府农创硅谷。
(2)源于历史——一江为脉,三大极核;古今串联,动静相宜以一江(十里烟波杨柳河景观休闲带)再现杨柳大江静、润、柔、美的烟波浩渺胜景。一是乡村振兴核以生态、田园、水乡、林盘、院落为基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富民的美丽乡村,融入众创、高端康养、医美产业,打造科创一体的天府农业硅谷。
二是文化复兴核弘扬槐轩文化,恢复古镇风貌,再现码头商贾往来的繁华胜景,以游学为主题,激活根植于传统文化里的时尚。三是水生活休闲核是对接空港区域高端商务精英人群的,时尚、运动的  国际现代化水生活旅居度假区域。
(3)始于产业——五大产业体系,闭环产业循环系统,齿轮化运作
重点形成五大闭合产业体系,内生循环,齿轮运作。一是硅谷生态农业,以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创意农业、科技农业为主的世界一流的高精尖农业硅谷。二是高端康养、医美产业,以大蒜素提取、田园养生、医美结合的方式,助推彭镇打造国际高端康养、医美健康产业新高地。三是教育产业,以槐轩文化为基础,针对硅谷农业、众创空间延伸的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产业发展。四是众创空间,大力发展以槐轩文化、田园文化为依托的众创空间孵化平台搭建。五是产业技术支撑,公司与法国、瑞典、荷兰等国家的现代农业、健康养老产业机构、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入法国艾蒙拉等知名康养产业品牌,建设提供养老床位3000个以上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模式多样的一流养老、康复、医疗社区。
(4)兴于文化——缔造根植于传统的优雅闲适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乡村模式,倡导闲适的慢生活理念,体现现代人对优雅、闲适生活方式的一种新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种低碳、环保、宜居的田园美好生活发展模式。打造“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田园生活。
(5)成于品牌——梳理六大名片
以杨柳河水系岸线串联,通过彭镇全域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核心引擎项目,发挥彭镇后发赶超优势,整合开发,形成如下新名片:打造一个十里杨柳河湿地景观长廊;构建一个世界级农创硅谷;打造一大国学文旅特色小镇;打造一个杨柳湖生态度假区;引领一个田园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新一片乡村总部经济示范区。
3.4彭镇乡村振兴实施步骤
(1)启动区——试点样本
以十里杨柳河河道整治和景观水系建设为基础,以常存村为试点样本,对全村进行水系梳理、乡村环境整治、农业产业优化,引入国际生命科学等健康产业理念,打造乡村振兴建设试点,打造真正意义上让城里人下乡,乡下人返乡的匠心独特、乡风淳朴、宜居宜游的匠心.常存——CC公社。
启动示范区初步选择常存村杨柳河沿岸200亩区域,以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广场、农业硅谷展示体验中心,示范体验农庄、众创空间为重点,打造独具彭镇特色IP产品——CC国际村。打造亿元田园综合体和美好生活的四川样本。
(2)一期工程——复兴一个理想乡村
通过对常存村环境整治、水系梳理、美丽新村建设,打造梦里常村——爱情常存村、友情常存村、亲情常存村(按组团式分布的主题乡村,按照一宅一院一水一田一管家“五个一工程”打造,提供私人定制服务,针对家庭、情侣、好友游客,以共享乡村的模式运营)。
(3)全域乡村带动发展
全域乡村环境整治、水系梳理;全域乡村产业优化:重点发展大蒜、蔬菜、水果等为主的有机农业产业,建成天府农业硅谷孵化基地;建设CC艺农种植体验中心、CC匠人工坊、农庄集群试点、CC心宿等引擎项目。
四、结 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准确把握城郊融合型乡村的实际,挖掘乡村资源文化内涵,通过产业导入、文化提魂、品牌塑造等,建立新型理想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创新理念和模式,走特色化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城郊融合型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参考文献
[1] 陆志江.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体系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8-11-14:40-41.
[2] 韩绍忠.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8, 44(19):22-23.
[3] 金武.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14.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