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06次
时间:2020年7月21日 17:29
二、与道藏符箓相比,辰州符箓形态更鲜活、更原生态 道藏系符箓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符箓从原始到成熟期的 历代道藏丛书都是雕版刊印的。雕版印刷是石版印刷 发展脉络。结构上,早期道藏符箓多单体符字,其符咒就 术传入中国之前大量印制图文的古老方法,需要将原稿书 是一段抽象的符文。成熟期的道藏符箓有聚形、散形之 写复制并反刻到平滑的木板上,再进行印制,原稿复制镜 分,还有上下、左右、前后结构之分。一些符箓顶部也有 像到木版,再由刻工刻制,这其中经历了两次再创作,很 三清、三官一类的符头,但整体说来,其结构并没有形成 难再现道士书符的原貌。再者,符箓书写往往一气呵成, 辰州符箓一样的固定范式。一道完整的辰州符箓分为符 秘图天文交杂,有时甚至笔墨层层叠加,这些,对于雕版 头、符胆、符身、符脚四个散形部分,从上至下排列(图 印刷而言都难度极大,故此,为适应雕版印刷的特质,需 2)。符头,表示某位神仙的敕令。辰州符箓共198道符, 要印制的符箓往往都经过了硬边化、线性化的处理,使其 其中168道符的符头均为“三清式”。三清(玉清元始天 易于复制和雕刻,符箓原始生动的视觉原貌因而变得相对 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成熟期的最高 理性和规律化,这种硬边化、细线化的雕版印制符箓式样 神,三清通常用三点表示,书于符的顶部。符胆,处于符 严谨而美观,这也使得历代的一些道人效仿而造作此类符 头之下,代表直接执行符令的管事神仙。符身则是符箓的 箓,并陆续被收入道藏类丛书。故此,道藏系符箓整体都 主体部分,言表管事之神所要执行的法务。符脚,是符身倾向于这种硬边、线性,类似印章的风格(图1) 之尾,起到加强符箓法力的作用。此四个部分在198道辰州 符箓里都能找到 对应的位置,这 也是辰州符箓相 对道藏符箓结构 上更为成熟的一面。
道 藏 符 箓 其 文多篆书、虫鸟 书变体,弯绕盘 曲,且常有叠字 重构与偏旁部首 调换,其图多抽 象点线,穿插于 符文之中,这种 刻意的神秘化和 符号化,使得道 藏符箓逐渐演变 成了“天书”, 后世难以辨之。 辰州符箓则不似 道藏符箓一般地 《辰州符咒大全》一书初版由上海中西书局发行,名 采用篆书、虫鸟书变体,其符文多用楷书、隶书、行书快 为墨井书屋藏版,封面又标注有“真本影印”。石版印刷 速书写而就,变形也只是拆字用局部,或个别笔画夸张变 术在清末由欧洲传入中国,是“清末到民国年间流行的一 形,相较于道藏符箓,内容上较易识别。这是底层民间道 种重要平版印刷术,依照制版工艺的先进程度,又可分为 士宗教修养较浅,并未习得深奥道藏符箓精华的表现,也 绘石头制版和落石制版两个阶段。其中,落石制版中的照 是文化层次较低的民间百姓的客观需求。
相石印术又被称为影印,是民国年间应用最为广泛的古籍 四、结论 印刷出版印刷方式之一” [2]。《辰州符咒大全》封面上的 辰州符箓虽是盛行于民间的粗野符箓样式,但其相对于“真本影印”指的就是照相石印,其方法就是直接拍摄玄 道藏符箓,分类更简明,形态更为鲜活和原生态,结构成熟, 都法师和其徒弟书写绘制的书籍原稿,将其制作在转印材 内容易解,是道教世俗化和民间化的典型产物,也是我们了解 料上,再将转印物上的图文转印到石面进行印制,不要雕 中国民间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民族审美的一枚探针。 刻,平版印刷成书。与雕版印刷的道藏符箓相比,其复制 技术产生了质的变化,能最大程度保留法师书写符箓的原 参考文献:
貌,毛笔书符时线条的粗细变化、浸润与飞白,重叠与堆 [1]曹群勇.明代中后期天师道世俗化与民间化探析[J].北华大砌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因此,《辰州符咒大全》真实地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记录了民间符箓鲜活、原生态的形态特征,其与道藏符箓 [2]崔建利.谈谈民国时期的石印古籍[J].兰台世界玄都法师.辰州符咒大全[Z].上海:中西书局,1926. 一起构成了传世符箓的两种不同面貌。
张继禹.中华道藏[Z].北京: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