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南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保障探析

浏览221次 时间:2021年2月23日 13:54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要落到实处,不仅需要 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供给过于宏观,缺乏系统宏观政策的指引,更需要具体的制度保障。目前关于“传承 性,有待细化。目前在《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 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及河南各地市的相关具探讨政府角色、基础教育路径、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这类 体落实文件中,“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意研究要么过于宏观未考虑地域差异,要么过于具体只着眼于 见鲜见具体落实措施;而有的地市虽有具体制度举措,但某种角色或某种手段。因此,有必要针对河南省情,深入研 目前相对而言缺乏系统性:有的仅仅着眼于某一方面问究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方案。 题,例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的则是着眼于利用文化产 业脱贫;有的虽将移风易俗作为创新提升农村传统文化的 一、河南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成效途径,但是究竟要如何将两者在制度层面结合起来则缺乏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一向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经具体的操作方案。 过多年的制度运作,目前河南省的农村文化硬件基础设施 从制度设计的技术层面讲,在很多地方性规定或实施 建设在不断提升。例如已经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 意见中,倡导性、宣言性的内容较多。首先,从规范的类 目标;仅2018年河南就新建农村综合文化中心17672个;村 型上看,制度文本中的义务性规定普遍不少,但是与这些 级文化阵地建设(例如文化大院等)规模不断扩大,水平 义务性规定相联系的责任规定则付之阙如,没有了具体责 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步伐也在加 任的约束,义务性规定的落实就没有保障,因此从这个意 快,2018年已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在人才 义上讲,很多制度仅仅是宣言性的、倡导性的,缺乏落实 建设方面,河南大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推出了一批非遗 的制度保障。此外,即便是在文本中的“措施”部分, 传承人;建立了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体系;还建设了一 “鼓励”“促进”等表述仍很多,而针对这些表述的具体 大批农村电影放映队。在文化成果的输出方面,通过激励措施则缺失。 机制和城乡联动及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大加强了 诚然,从立法的本质讲,要着眼于规范的普遍性,模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激励机制的促动下, 糊或者宏观的规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若着眼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农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中来, 于制度的实效,发挥其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功能,制度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书香河南”“春满中 供给又不能过于宏观。至少在基层,在设区的市这个层面 原” “百城万场”“群星耀中原”活动以及“戏曲进乡 应当有相对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有将这些方案落实的制 村”、文艺支教等途径,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在逐步度和规范保障。 提升,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在不断巩固。在乡村优秀文化的制度的执行上存在“悬浮化”和“格式化”的现象 弘扬方面,河南正在深度挖掘提升根亲文化、古都文化、 所谓的“悬浮化”是指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和表面, 吸取文化、中药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聚焦打造全 无法实现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目标的深度融合。例如笔者 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世界 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农村的电影放映就存在具体执行不到 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等。此外,河南各地农村农耕文化遗产 位的问题,有的没有满足放映量的要求,有的虽放映但并 的保护利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也在逐步推进,民俗文化 不注重放映效果,没有真正达到文化之“化”的目的。所 的新看点、新热点不断涌现,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的 谓“格式化”是指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问题上,存在着 对接也越来越有效。
  “互抄”现象,因地制宜的创新动力和成果均不足,相应 二、河南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制度问题地,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程度和效果均有待提升。以河南 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河南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农村的旅游开发项目为例,其精致化程度与特色化程度与 发展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制度的运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 很多南方地区的同类项目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脸谱 绩和实效,但是通过对河南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 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项目 状调查,我们发现现有的制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不小似乎还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的改进空间。
  制度执行上的“悬浮化”与“格式化”当然与上面提 1.制度供给过于宏观到的“制度供给过于宏观”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和制度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语境下,现有的“传承提之间缺乏“深度勾连”、缺乏治理层面的“顶层设计”有 带动力在提升,河南民俗文化的新看点、新热点不断涌关。事实上,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文化工作究竟在怎样的 现,农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层面和意义上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相关联缺乏系统深入的 在这些“新”的看点和热点背后,其实质内容上的“相似论证,例如为了落实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投入、设置激励 度”也不可谓不高。例如庙会上的特色文创产品不多,文措施、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等都是各地的“规定动作”,但是 化产业的“地域辨识度”不高。例如茱萸峰仅能买到茱萸如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这项“文化”工作与乡村治理和乡村 果,而茱萸果背后的故事无论是售卖者还是购买者也许了振兴的目标相结合在各地的具体制度设计中表达和表现的均 解的都不够全面和深刻。各地民宿和农家乐中不乏有中国不明显。文化工作的“文化”性质与其乡村“治理”的功能 风的,但是这些“中国风”与当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之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之间,在制度文本的“指导思想”和“发 间的关联度似乎也不是很高。网红民宿不乏奢华风格,但展目标”等或有关联,但是在“任务”和“措施”部分却普 是这些奢华背后的文化内涵支撑却稍显不足。
  遍存在被“虚化”的倾向,在制度文本的形成过程中也缺乏 三、既有制度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系统深入的论证。 既有制度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民制度的效益和实效还有提升空间 主层面的问题。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单向度制度供给理念使 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河南对农村文化建设 民主参与度不够。我省的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制度引导型的 的投入不可谓不大。2018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基 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推进,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更 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 多地强调了“供给”,而对于供给的效果和农村文化主体的 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开工建 需求关注不足,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农村文化主体的 设。2019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新 “失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法治层面的问题。制度 建农村综合文化中心17672个,并已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 设计时对文化生态的考虑不够系统周全,对“传承与创网络的全覆盖。然而,与如此大规模的投入相比,农村 新”问题的农村内生困境研判不足,使现有制度在很多方 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效益和实效还有待提升。综合调查问 面存在“格式化”“悬浮化”的问题,使得移风易俗、价卷的数据和访谈的内容,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值重塑等相关制度措施的实效并不明显,文化产业的“产 第一,制度所能调动的农村内生资源仍然有限,后劲 业”特性表现明显但“化民”功能明显发挥不足。三是文 或有不足。各种文化扶贫措施和外部的文化输入缺失起到 化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即农民作为文化主体的潜力并没有 了增加农村文化供给的目的,也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得到充分的制度激励,使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空心 承和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当是农 化和文化失调的制度供给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 民自身。如此大的文化资金投入和如此有力的行政手段所 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 能调动的外部资源不可谓不多,但是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 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 却均显示: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路径的偏好与这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所以,建构城乡合作机 些外部供给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典 制,利用既有的官方资源加强制度供给当然无可厚非。但 型的例证就是在农村各种文化活动中,中老年人往往是主 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毕竟只能是农民,其发展 角,而年轻人参与其中的并不多,甚至有些民间艺术难以 的目标也是要服务农民和农村治理,继续传承。这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原因,更是 四、河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制度的改进方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既有的文化供给对农村年轻一代的吸引 制度不仅能够对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也可以通 力和影响力有限,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制度推动进路、由外 过对行为的引导约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和内在的 向内的文化供给策略或许后劲不足,因为毕竟农村的未来 心灵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行为方向和路径的指引越也是年轻人的。 明确,其约束效果也就越明显,这是制度相较于道德规范 第二,制度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不平衡。这主要表 和其他社会规范的优势。因此,河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 现在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的密度不够。作为制 承发展制度的改进应着眼于如下内容,即在乡村文化振兴 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地方政府似乎更看重文化为经济服 战略背景下,河南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在理念上坚持“(民 务的功能,而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力提升文化建设则 主、法治、文化共同体)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理念,加 思虑不周。以修武县的旅游产业为例。云台山每年吸引大 强对农村空心化和文化失调的制度供给,激发农民作为文 量游客,作为5A景区,其影响力和经济收入均不菲。云台 化建设主体的潜力,从文化生态建设的高度在提高制度实 山景区内的竹林七贤隐居地、药王洞、茱萸峰等均是响当 效方面下功夫。
  当的文化资源,但是在景区内出售的各种手工艺品与这些 具体而言,在省政府层面应当以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 文化资源的关联并不大,而在各地景区都能买到的小商品 制定《河南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对优秀 或者小工艺品在景区内占据着更大的市场份额。可见,景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顶层的制度设计。在这个顶层设 区对上述文化资源的开发空间还很大。其实各地均不同程 计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加强农村其他事业与文化事业 度地存在着上述问题,甚至这些问题也不仅仅是存在于河 相结合的密度,文化工作不能仅仅以“文化”为目标,同 南。不过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在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 样,经济工作也不能仅仅以“经济”为目标。在各种事业 过程中,若缺乏有效的制度引导,那么这些特色文化产业 目标的考核中应将“文化贡献率”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
  的“产业”性要远远强于其“文化”性。这种经济效益与 文化效益的不平衡不仅是观念问题所致,与制度内容的建 参考文献:
  构也有关系。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第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不够,创新性有 [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待提升。近年来,在各种制度措施的激励之下,“中国农 [2]郝国强,周玮杰.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