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 辽宁师范大学
摘要:学困产生的原因可谓多种多样,其中厌学情绪是大多数学困生的根本症结。因此,教师及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避免出现厌学情绪,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关键词:学困生;厌学;好奇心
学困生是学习困难学生(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的简称,它是指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1】。由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各有不同,导致他们学困的原因亦是多种多样。但是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大多数学困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厌学情绪,这种厌学情绪所导致的学困与学生智力无关,是教师及家长们更需要关注及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一、“学困”的根本症结
我国的家庭结构特点致使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关注是最多的,丰富的资讯使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以及饮食的营养均衡,优质的生活条件使得学生在智力上很少有欠缺,并且义务教育是针对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实施的。但是目前学校里的许多智力正常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学困的现象,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多是由于他们存在厌学情绪,也就是说,厌学情绪是多数孩子产生“学困”的根本症结。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厌学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因为学习物理时更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理解,如果学习情绪不健康,对物理的学习缺少内在的动机,是不可能学会学透的。
二、如何产生了“厌学”
(一)过度的早期教育
望子成龙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急功近利的心理促使他们在孩子学龄前就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认为这样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而许多欧洲国家立法不允许儿童在幼儿园里被教授专业知识,上小学的孩子即使智商高于同龄人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在中国,孩子们从小就被运算、识字所折磨,造成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表面上看孩子获得了更多,但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思考力已经被破坏掉了,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在日后学习物理时无法将书本上的物理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只会死学死记,不但学习效果不好,也加重了学习负担,自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二)应试压力造成学生厌学
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由于考试制度并没有改变,因此多数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只是空谈而已。在家长甚至很多老师的观念里教育的目的最终体现在卷子上的分数,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心理压力极大。老师和家长错误的理念也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物理学困的错误归因
三、把握症结以避免 “学困”的出现
(一)教育要回归儿童本性
观察那些还没有上过学的婴幼儿,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去探个究竟,这便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孩子们的本性中具备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爱好学习。上了学以后会发现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已经不复存在了,归根结底是上学以后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能保护孩子们原本具备的好奇心。儿童在小学前的任务是快乐成长,玩耍是他们的天性,但这并非就是不让孩子学习,在玩耍中通过经历一些事物获得经验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教育家杜威曾这样说过:“儿童时期的意义实在就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所以,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2】当今的教育理论有很多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通常都是通过一些教学细节从外部诱导学生产生好奇心的策略,实质上教育要更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本性。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真正意义
家长要把对考试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孩子的长远发展上,应该意识到孩子的未来不单纯由分数决定,学习的意义也并非取得高分。2009 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 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能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的占14.7%。为何国外的教育能培养出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人,原因就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弱化了分数,注重人的成长,而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却是“目中无人”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尊重他们,在恰当的时候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思想。
另外,学校教育更应该关注学习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比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理论,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而许多教师在制定三维目标时并没有深入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多是套用了同样的模板,在他们心里这一目标似乎是三维目标里最不重要的目标,可是却是对学生最有意义的目标。
(三)物理课堂要回归生活
物理是科学范畴里的学科,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物理知识在课堂上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原因在于现在的物理课严重脱离生活,有趣的物理知识被抽象的物理模型,复杂的计算所取代,让知识变得乏味难懂。目前,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仅是如何做题而已,当他们在生活中遇见物理问题时仍感到不知所措。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但这首先要求老师具备这样是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加以思考,以便在上课时潜移默化。老师如果能利用手边的尺子和粉笔等或者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来说明问题,远比利用复杂的模型和图表效果来的更好,将那些东西列出来只会让人觉的枯燥,根本不能启发思考。
参考文献:
[1][美]Susan Winebrenner 著,刘颂,刘巧云译.学困问题学生的教学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5.
[3]廖博琴,杜明荣,赵逸庶.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韩冰,女,1988年出生,辽宁铁岭,硕士研究生,物理教学论。
> 才智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