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有一部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合并有鼻甲黏膜肥厚和鼻中隔偏曲。我科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2例,手术后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2004年兰州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6~63岁,平均29.8岁;病程3~35年,平均6.5年。术前症状分级记分为8.03±1.12,体征分级记分为2.11±0.78。全部患者均经保守治疗1年以上效果欠佳。
1.2 方法 患者平卧位,所有患者术前均用1%麻黄碱收缩鼻腔后用1%丁卡因行两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者再用1%利多卡因+少许盐酸肾上腺素行两侧鼻中隔黏软骨膜下浸润麻醉。治疗机(Celon,德国)为第3代全自动控制单针双极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机,治疗时将输出功率定于3档,每次探头于黏膜下刺入5~10mm,持续5~15秒,根据鼻腔黏膜肿胀情况选取数个治疗点。如中鼻甲肥大,选择1~2点进行中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根据两侧下鼻甲的大小选择2~3个点进行两侧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对于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者一般在鼻丘黏膜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上选取1~2点治疗,并予双侧凡士林纱条填塞,常规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24小时后取出两侧鼻腔内的填塞物。每日进行鼻腔清理,一般3天后鼻腔黏膜肿胀逐渐减轻,1周后鼻腔通气基本恢复正常。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2004年兰州会议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疗效评定:改善百分率≥51%为显效;改善百分率为21%~50%为有效;改善百分率≤20%为无效。期刊论文发表
2 结果
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和1年,有2例出现鼻腔过宽、干燥、通气过度的萎缩性鼻炎症状,疗效见表1。表1 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首先要避免接触变应原,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采用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部分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2]。鼻腔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于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在鼻腔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最敏感的部位在鼻腔前部,特别是在鼻中隔和下鼻甲,该部位是鼻黏膜腺体分布高密区,筛前神经分布该区域内[3],鼻腔反射和喷嚏反射多源于该部位的异常刺激。在鼻内镜的直视下,对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进行射频治疗,主要是使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切断鼻腔喷嚏反射弧的传入通路,使鼻黏膜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低,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血管活性肽的分泌,使黏膜内小血管收缩,浆液腺和黏液腺分泌减少。
等离子刀切割筛前神经时出血少,鼻甲黏膜下消融效果明显,同时保护了下鼻甲的表面黏膜,使鼻甲的生理功能不受破坏,降低了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手术疗效。本手术具有如下优点:(1)近期疗效好,可保存黏液纤毛功能,术后反应轻,无明显并发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2)易于操作,术后恢复快,1~2周后可有明显改善。(3)局部麻醉下完成治疗,手术时间短,易于门诊开展。本手术存在的问题:(1)射频治疗的强度和治疗时间长短对疗效有明显的影响。强度小,治疗时间短,不能有效地破坏局部黏膜神经;而强度大,治疗时间长则有可能对深层组织造成损伤。本病例组中出现2例并发萎缩性鼻炎,考虑是过度治疗而并发萎缩性鼻炎。(2)远期疗效是否巩固,尚待进一步观察。期刊论文发表
本组7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通过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短期疗效超过90%,1年后也有近86%的效果,病人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2] 张罗,韩德民,顾之燕.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一):治疗方案[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1):62.
[3] 石崧,周水淼.下鼻甲神经分布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