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好文言文至关重要,文学素养,语文成绩都可以提高。教师要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夯实基础,水到渠成;教无定法,灵活取舍,是其要也。
关键词:知古论今 夯实基础 灵活取舍
“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让不少学生头疼。因其年代久远,表意晦涩,被有的人认为是老八股,说其与时代潮流相逆,与我们现代生活关系不大,费时耗力,学而无用。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对一个高中生来说,学好文言文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对自己人文素养的提高,还是对高考语文成绩的提高都是如此。而为人师者的我们更应该深入浅出,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一、知古论今,厚积薄发
汉代王充认为“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所以,我时常教育我的学生:我们既要知今,也要懂古。“知古”方能更好借鉴前人经验,体悟先哲智慧,对我们美好未来起到很好的预见作用。中华民族的远古文化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有太多的精髓需要我们后来人好好去领悟。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学好文言文,为自己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夯实基础,水到渠成
近几年福建省语文高考明显增加了对文言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对教材文言的背诵默写,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更是把文言翻译又重新放在了文言选段。很多同学面对高考题型的变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文言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更是如此。所以笔者在平时的学习中,非常注意引导学生重视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加强对一些简单文言现象的领悟。一轮复习中我们将五本必修教材的所有文言文部分重新回顾一遍,带领学生回归课本,放声大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觉,读出韵味,这样既加深了记忆,争正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让看似单调的高三生活凭添了一份惬意。
三、教无定法,灵活取舍
现行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文言篇目,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步伐还可以更大点,内容还可以更多点。就教材而言,终归有它的局限性,有难有易,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想很好利用课本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这便要求我们大胆创新,灵活取舍。
(1)教出文言的趣味。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文言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激趣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每一个语
(2)教出长文的短味。有的文言文篇幅很长,文字很多,内容很深。老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痛苦。笔者认为大可不必逐字逐句的讲解,最后弄得身心疲惫。大刀阔斧、删繁就简才是王道。选准突破点,把长文讲得更简洁些,不求甚解有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以《祭十二郎文》[2]为例,满纸呜呼哀哉,情之切,意之悲,语言之晦涩难懂,不一定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读懂离他们如此遥远的祭文的。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只要抓住几个学习重点进行短教是完全可以的:首先当然是祭文的体例特征,因为这毕竟与我们现在的悼词差别还是很大的。其次是领悟本文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大胆选择代表段落,即“呜呼,其信然邪?……而寿者不可知矣”,然后进行重点分析即可。
(3)教出难文的易味。现行高中教材中,有一些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这类文章不光语意难懂,而且主旨深远,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逍遥游》[3]这篇文章是让学生普遍感到难度很大的,但它又是庄子的代表作,不光语言上乘,哲学的光芒也足以让每一个后学者臣服,所以作为高中语
(4)教出美文的韵味。有的文言文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思想上来看都就是值得我们去仔细玩味的。以《滕王阁序》为例,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听名家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在教中读,在读中悟,在读悟之中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尤其是那些写景的优美句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再配合多媒体画面,感悟作者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的生花妙笔。结合诗人怀才不遇的背景,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感觉收获颇多,而笔者也似乎身临其境,五脏六腑被感动的一蹋糊涂。
总之,语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一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