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www.lunww.com )是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我们与4、5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合作,我们合作的期刊都是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合作的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咨询。
1918年4月,普迅先生作(狂人日记》,同年5月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那年,他37岁,正值壮年,这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935年,赵家璧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并请当时文坛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选辑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建设理论等第一个十年的史料并写出导言。普迅先生负责小说二集的编选,在(导言》中他说:
在这里(按:指《新青年》)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手达。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息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一八三四年项,俄国的果戈理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幕落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异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愉深广……
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深体会。首先,普迅先生着手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显然是自觉地同时也是被主编要求的从史的角度进行的、作为亲历者和参予者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小说创作所作的梳理和衡定。这篇《导言》作于1935年3月2日,是普迅先生晚年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建设留下的重要文献;其次,普迅先生非常自信地认为他的创作“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的确,《新青年》倡导“文学改良”、“文学革命”均是理论上的,直到鲁迅先生《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的出现,才使得理论得到原创的落实,这是文学史的一个基本事实;再次,这些小说的原创性赋予了“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使新文学受到了接受者的欢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最后,普迅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他毫不隐讳自己受了果戈理《狂人日记》的启发,同时又认为他的《狂人日记》要比果戈理的“优愤深广”。而这“优愤深广”正是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罪”进行深刻批判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184。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救亡图存的政治改革之中。但是,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未能使中国走上民主和富强之路,而在文化思想方面,封建意识形态依然甚嚣尘上,整个社会依然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歌。现实的悲剧,迫使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从直接的政治斗争转向思想启蒙,在西学东渐、东西文化大撞击与大汇合的背景下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于是,一场空前激烈、深刻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便在沉歌中爆发了。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宜战,这是“五四”时代的主题。普迅以其独特的小说艺术率先呈现这一主题的,便是《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度—家族制度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礼教是封建意识形态的核心,围绕这一基础和核心从根本上对封建文化作整体的否定和批判。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料科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丰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将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纲常名教、家族制度等绵延数千年影响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现象,形象而精辟地概括为两个字—“吃人”,并从纵横两方面呈现了“多数”、“众数”的吃人者。纵向:赵贵翁及狗、路人、狼子村的佃户、医生、大哥等等“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结成一伙,互相劝勉,相互牵掣”,构成一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是一种多数人的社会力量,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旧习惯势力,“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撩牙,抿着嘴笑”,“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或“逼我自找”,或“以疯子的名目”,或“从来如此”等“老谱”来虐杀,这是狂人面对的“无物之阵”,模糊、朦胧、黑沉沉的如“毫无边际的荒原”fz〕给人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在这个“食人链”中“自己想吃,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川动物般相噬、相食,自食又食人。
小说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激烈的批判,同时也凝聚了鲁迅先生痛苦的人生经验,从个人的发现到自我的反思、否定和批判,这是小说文本所蕴涵的“个人主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强调小说的时代主题,而有意无意忽略了鲁迅先生在文本中渗透的个人体验和独特思考,而把握文本的“个人主题”对于全面理解鲁迅、理解作品无疑是很重要的。
在勃兴的现代西方文化和衰败的中国现实社会这一反差极大的历史语境中,使得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完东西方数个世纪所走过的精神历程,进行新的创造,到达时代思想的制高点。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由器物到制度再到心理价值系统的文化嫂变过程,似乎与鲁迅一生从学工学医到从文、从“立业”到“立人”的文化选择路向相一致。尽管鲁迅参加新文化运动较陈独秀、李大钊晚一些,但他一出场,就表现出思想家惊人的深刻性和彻底性,比同时代的任何人更深刻地认清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征,深人到民族心灵深处进行更清醒、更理智也更彻底的自我反省。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从来如此,便对吗?”对一切现成秩序、观念、法规的怀疑、否定和挑战表明个人意识的觉醒。狂人对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认识,以个人抗衡强大的传统势力,“独战多数”,展示了独特的个人意志和人格力量,这与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相一致。1907年他写的《文化偏至论》对西方文明有精辟的见解,“欧美之强……根抵在人”,而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东方大国中国,对于人的价值的贬抑,思想的束缚,个性的压抑,更是他的切身体验,因此,他提出“倍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强调人的个性价值与精神自由,这是鲁迅先生一生坚守的思想原则。即便在急剧的政治变革中,有许多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个性与自由时,他也不曾放弃,而这恰恰是鲁迅思想的独特性与深刻性之所在,“人国”之立,“首在立人”。
但是,狂人并非“理想的个人”形象。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 和在饭莱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及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狂人痛苦的“明白”,难见“真的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当然,容不得“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的存在。狂人只有在疯狂的状态下,“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意识到自己处在“被吃”的陷阱中,发现自己也“吃人”,但当他治愈后,却“赴某地候补矣”,回归到现实的人肉大宴中。
这是鲁迅先生自我反省的痛苦结晶,也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z7狂人勇敢抗争又孤独无助,愈后却加人“人肉的筵宴”,既表现了个人与现实社会、个人与庸众的隔膜、分离及至对立,只能是“铁屋中的呐喊”,又表现了个人和传统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处在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生巨大变动的时代,新与旧、善与恶、进步与腐朽的矛盾斗争尤为剧烈。“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但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fal(2sa)“中间物”是对自我绝对性的怀疑和否定,是对自我历史过渡地位的确认,也是人的一个自我觉醒的新发展。狂人正是从旧垒中出来反戈一击,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空前的批判,同时又是一个曾经“吃过人”、现在又回归到“吃人者”的队伍中的形象,这一形象内在的矛盾性既表明反封建的艰巨性、复杂性,又寄托了鲁迅先生对自我的否定和批判。(狂人日记)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上,而是随着对封建传统文化“吃人”的揭露,更深刻地反思孤独的个人—狂人,作为“吃人”事实的揭露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只能背负沉重的精神十字架与光阴偕逝、消亡,‘·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帐”,[5I只有牺牲。因此,把自我放在历史的审判台进行灵魂的拷问正是小说动人心魄之处,“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自我没有“将来”,于是,他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历史呼唤。
“表现的深切”在于作者把自己也放到手术台上,进行严格的解剖,这种对于传统文化没有“个人”、压抑个性的“罪恶”、“罪史”绝不放过的痛苦的自我审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一痛苦的人生体验渗透在文字中,使得作品“优愤深广”,也使得采用艺术方式来进行文化批判所具有的深刻性和感染力为论辩文字所不及。
《狂人日记》集中了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有关封建礼教“吃人”和“觉醒者”的反抗及毁灭构成了《呐喊》、《仿徨》大部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对于“觉醒者”的悲剧尤其值得我们深人探讨。
显然,《狂人日记》在艺术构思上具有代表性,小说情节的动力不在事件中,甚至可以说是在文本之外或文本的背后,在于“觉醒者”与整个社会的矛盾,“孤独的个人”对抗代表社会的“众数”,即“狂人”与吃人者。我们不能确切知道狂人所以疯狂的原因,狂人形象的独特性是基于鲁迅先生对文化批判的抽象性和超前性决定的,他所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甚至无法借助塑造常态的人物形象来负载,即很难完成封建礼教“吃人”的时代主题和“个人”的发现及自我批判的个人主题的同时呈现。因此,他借鉴了果戈理《狂人日记》的艺术形式,采用一个非常态的形象来实现自己的意图。
小说通过狂人13则日记构成文本主体,为狂人精神崩溃的记录。每则日记均为自由联想、幻觉、错觉等,是狂人意识的碎片,表层语言达到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拟真效果。然而,透过表层,同一套语码的深层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如狂人逐渐发现“吃人”的秘密到“我也吃人”、到“救救孩子”等,双重语码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恐怖和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表层语言是“迫害狂”患者的不可信的叙述,这种内视角(日记体)的运用展示了狂人非常态心理意识,给接受者带来阅读的障碍,迫使接受者越过障碍,在语言的缝隙、“空白”处切人,从而到达与作者(深层语言)的直接对话。如第十则日记“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这是狂人的幻觉、梦魔,是封建意识形态构成的“无物之阵”对于觉醒者精神和心理威压的形象写照,这正是鲁迅先生的意图所在,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小说更为奇特的是在序中另有一个叙述者—“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阴。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迁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序与正文构成两个世界(大哥为代表的常规世界与狂人代表的病态世界)、两个结局(揭露“礼教吃人”与“去某地候补”加人真正的人肉筵席)和两种语言(文言与白话)的对立,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小说结构呈现为两个世界的相互缠绕、相互重叠又相互分裂,序的存在既造成整个文本的真实性幻觉,又造成意义上的含混,这种对立因素互相嘲弄与颠覆的反讽引导我们向作品的深层探寻。
如果说个人的独立自由是鲁迅先生对人格建构的理想,但令人困惑的是,其小说中并没有提供理想人格的乌托邦,狂人、夏瑜(《药》)、吕纬甫(《在酒楼上》)、疯子(《长明灯》)、魏连受(《孤独者》)、涓生与子君(《伤逝》)等均从反抗走向毁灭或沉沦,这是否消解了他所提出的理想呢?
1927年.鲁迅在回顾“狂人”这一艺术形象时,感概道:“总而言之,现在倘再发那些四平八稳的‘救救孩子’似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觉得空空洞洞的了。..[6}对于理想、希望,鲁迅说:“万不可做将来的梦。阿尔志跋绥夫曾经借了他所做的小说,质问过梦想将来的黄金世界的理想家,因为要造那世界,先唤起许多人们来受苦。他说,你们将黄金世界预约给他们的子孙了,可是有什么给他们自己呢?”7}“对于偏爱我的读者的赠献,或者最好倒不如是一个‘无所有”’。.d](2N6)没有黄金世界悬于我们的眼前,“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我们的终点便是“坟”.面对的是“无所有”、虚无,活着便是从生到死的道路,而道路并非一条。因此,必须执着于现在,“现在”的现实便是一个“吃人”的黑暗的世界,正是这种清醒的现实精神和悲剧意识,使得“觉醒者”为独立而走向孤独,为自由而抗争,面对朦朦胧胧的“无物之阵”进行“绝望的抗战”、“韧性的战斗”,结局自然只能是悲剧。而正因为这悲剧具有巨大的心灵震撼力,迫使人们思考如何守护个人的独立自由,践履只能属于个体的独立自由,寻求一条仅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艺术上,《狂人日记》正是通过形象的象征性、隐喻性实现思想传达的超越性,通过情节动力—原因的缺席引发接受者探究的兴趣,通过“无物之阵”的描绘唤醒人们对于现实黑暗的认识,通过语言障碍的设置抵达与作者的直接对话,从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文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