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梅
(大庆实验中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左传》中的名篇,选文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左传》言简义丰、辞令优美的语言特点。在多次讲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本文在语言上的“飞白”之美。飞白即“不言”, 也就是刘熙载在《艺术概论》上所说的“文有以不言者”。飞白的使用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艺术想象空间,达到“无言胜有言”的艺术效果。在艺术创作中,“飞白”的运用极多,表现在多种艺术形式中:绘画中,齐白石的《虾》;雕塑中,亚历山德罗斯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等等。这一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给读者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因此历来为文人所称道、使用。这一广泛运用的艺术手法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飞白;艺术手法;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人物心理的描摹
《左传》擅长表现“行人辞令之美”, 《烛之武退秦师》中就重点地突出了烛之武的言
辞之美,而对于人物的心理描摹却涉及甚少,但我们却能够通过想象完成人物的心理描摹。
如从烛之武的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短短的几句,却大有深意。烛之武被推荐并委以说秦的重任,面对如此的情势,寻常的推辞应当就秦晋围郑这件事而言,分析此事之难或提出针对此事采取的策略,可是烛之武却只字不提围郑这件急迫的大事,只是抱怨自己年轻时不被重用。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其实能够揣摩出烛之武此时的心理,他对劝退秦师已然成竹在胸,他自信满满,所以才能在郑文公面前举重若轻,从容镇定。
再如,文中唯一提及的人物内心活动之处“秦伯说”。秦伯真的是“悦”了吗,他真的是高兴了吗?仔细琢磨,恐怕未必。烛之武的辞令优美、严谨,逐层分析、面面俱到、娓娓道来、打动人心。先言“郑既知”,承认弱势,再晓以亡郑存郑的利弊,继之言晋国的背信和贪婪,逻辑严密,层次紧凑,可谓滴水不漏、气势强大。面对这样一个说服力强大的烛之武,秦伯的“悦”,虽然有“心悦诚服”的成分,但恐怕更多的是背后的无奈。“春秋无义战”,秦伯既然参与了围郑,就是想从中获利,在烛之武层层揭示了利害关系之后,秦伯更多地是认清了自己在诸侯之中的实力和分量。对于自己退兵,不应纯粹只是愉悦、高兴的,我们应能够揣摩、体会到其中的几多无奈。
《烛之武退秦师》几乎无心理描摹,但在未描摹之中,在人物的语言中,我们似乎体
悟得更多。我们恰恰在这种不言的飞白之中,揣摩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令人感到意蕴无穷。
二、情节上之飞白
这是一篇短文,并且是以突出人物辞令之美的短文,因而情节上的交待极为简省。比如
文中并未交待郑国的情势如何危急,仅能从烛之武出城的方式“夜缒而出”中约略感觉得到,文中并没有更多的笔墨交代。但上文中的“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看似闲笔,其实却是意蕴丰赡的一笔。首先两军驻扎之地皆是郑国之地,足见情势之急。其次,秦、晋不驻扎在一起,这为烛之武劝退秦师提供可能。这些未见文字之中的交代,却给人细细品味之妙。
再如,烛之武的进场。烛之武名不见经传,微不足道,当大军压城之时出场。这必然是
有一个不太简单的过程。情势如何危急,君王如何焦灼,群臣如何无策,怎样想到烛之武,如何找到他,怎样的曲折周旋,只字未提,文中只提及佚之狐的推荐,只用“师必退”三个字烘托了烛之武的智慧,但这一切已然在阅读之时在读者的想象之中一一展现了。文中这样的“飞白”让读者丰富了想象,同时又用简省的笔力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因而使文章更加紧凑而严谨。
三、人物关系的飞白
《左传》笔力简省,人物之间的关系交代极少。《烛之武退秦师》中很多地方都用“之”
代替,如若不联系上下文很难确定“之”指代的是谁,要进行明确,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如“子犯请击之”,这个“之”指的是秦还是郑?没有个辨别、判断的过程,很难断定是秦。需要先明确子犯是谁,他是晋文公的舅舅,再明确为何要“击”,联系上文是针对秦师退却并与郑人盟,戍郑这一事件,才能断定击的是“秦”。
再有“吾其还也”这句话,我们都能知道“其”这个虚词是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但
是问题也在于此,晋文公是一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短小精练,最为突出的是其辞令成功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它最想让
人们感受的语言之美。它的“言”很美,但它的“不言”也美,甚至更美,正是因为“不言”“飞白”,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可以深入地挖掘,使我们在阅读之中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进而获得更加深入、更加完整的阅读体验,从而由无到有,从有限步入无限,这亦正是飞白带来的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