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汶阳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发展,电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个电视节目要想真正的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保证。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电视;编导;创新
我国的电视创作经过广大电视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这种创作思维是电视艺术最为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当我们面临一种现象或行为并用艺术的掌握方式去展现它时,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不仅把艺术的方式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来认识,同时也把艺术的方式当作一种生产形态来看待,从主体上看,编导者的创新冲动和创新意识,是掌握这一客观现实的原动力之一。从客体上看,客观现实,为艺术掌握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提供基本的原型。从主、客观关系方面来看,把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经验“物化”于作品之中,在“物化”的过程中,随着客体内涵的不断显露和主体对客体的层层深入,又会反过来刺激主体的创造性,以最佳的艺术性原则,使作品表露出其特有价值。
一、影响电视编导创新的因素
工业化生产和群体创作对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在投入产出中追求高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最合格的产品。工业化生产在电视节目中的直接表现时功利性的,创作的目的是争夺收视率和吸引观众。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电视创作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二、加强电视编导创新的措施
(一)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结合
思维是一种习惯,思维也是一种创新,简单的来说,思维可能是长时间以来不断累计形成的,也可能是突然迸发出来的。而无论是哪一种思维,都不可能的单一存在的,因为思维具有连续性,更具有相关性,正是因为这样,必须重视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结合,只有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创新,也才能够使创新形成习惯,进而实现预期的目标。具体的结合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电视编导要善于总结经验,因为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够客观的找到不足,进而给与改革,最终促进发展;第二,电视编导要善于改善现状,思维的创新可能是因为一个理念、也可能是因为一个感受,只有善于改善现状,才能够不断的在改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二)激发创新的动机
动机是开展实际活动的必要前提,只有在科学的、合理的动机前提下,才能够确保后续行动的顺利实施。而电视编导必须正确的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以及作用,否则就很难能够端正对待创新的态度,也很难能够在行为上去贯彻、执行。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创新是电视节目发展的需要。无论一个节目有多成功,如果没有创新精神,那么其成功就是暂时的,因为没有创新精神的节目势必会在动态的发展中被淘汰,换句话来说,贯彻了创新,才能够确保节目的新颖,也才能够保证节目能够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第二,创新的电视编导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编导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电视节目的发展,如果电视编导自身不具备创新精神,就很难能够适应电视节目的实际需要,从而反过来影响到电视编导自身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创新也是电视编导自身发展的必要因素。
(三)敢于突破自己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是异常地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作为电视节目编导者如果对其所表现的对象没有情感体验和激情,就不可能进入创作状态。因此在表现事件发展,人物运动中,着重突出展示人物的情感活动、情绪状态,即以鲜明的视觉形式再现人物的状态及深藏于心的心理体验。电视画面的可视性表现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容易,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电视造型表现手段对被摄对象的形、质、色、动、空间和时间特性的表现,巧妙利用一切技巧方法对能显示对象存在的视觉因素进行正确的把握,这绝不是机械性的“自动运转”所能生成的。画面的可视性除利用摄像机造型再现的绝对客观性外,还必须注入编导者的感情,因此可见,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象存在形态的如实再现,而取决于对对象存在形态的艺术表现。所以电视编导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能赢得观众的欣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创新是时代的精神,在动态的、多变的客观环境中,电视节目以及电视编导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正是因为这样,电视编导必须从源头上正确的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以及作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工作的贯彻性,也才能够赋予创新实际的行动。
参考文献:
[1]翟晓安.电视编导机制创新探讨[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4).
[2]赵琦.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J].今日科苑,2010,(12).
[3]王涛.论电视编导在节目中的创造性思维[J].文教资料,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