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雁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被放在了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然而稚幼的学生在外界的影响下对阅读理解盲目质疑和极度排斥,这使得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举步维艰。因此,当务之急,需要一种权威的声音响起来,需要一种健康规范的舆论站出来,来给学生普及一些阅读理解的基本常识,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理解不陌生,有方向。我想,新兴的语用学,应该可以承担一部分重任。
关键词:语用学;改善;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基本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显然,培养“阅读能力”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的确,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发展智能、提高审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真正融会贯通的阅读理解对学生写作能力、口头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助益。因而,就有专家明确指出,抓好阅读理解这个教学环节,语文教学可以事半功倍。
而在我们语文教学一线积极探索阅读理解的有效教学方法时,2011年,很多媒体各界人士都借助一道“窗帘是蓝色的”的阅读理解题开始质疑当前的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并因此出现了“过度解读”之说。全民关注语文教学、全民探讨语文教学,这本身对于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然而这一事件本身却实实在在对正被语文阅读理解题困惑着的高中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学生是阅读理解的初学者,在他们对阅读理解还没有搞清怎么回事,还没有树立主动解读意识的时候,“过度解读”之说就是危言耸听,直接导致他们对阅读理解的盲目质疑和极度排斥,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于书面语言文字的学习积极性,语
语用学,也叫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人们的言语行为(即人们的语言表达和对语言的理解)的研究是当今语用学研究最热门的论题之一。语用学专家认为,言语的使用总是同说话人的具体目的、意图相联系的,这种具体目的意图可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种:言内行为就是我们字面上看到的表层语义,言外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言后行为就是言语表达出来后产生的作用、结果等。比如,周朴园说:“窗户谁叫打开的?”(曹禺《雷雨》)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就是字面上陈述的表层语义,周朴园想知道允许打开窗户的人是谁;而这句话的言外行为就是暗示蕴含了周朴园想要把窗户关上的内心意图;在场的鲁侍萍听懂了他的意思,“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前,关上窗户”,就是这句话的言后行为。这样,才算是基本完成了对这句话的阅读理解过程。
这样,通过语用学言语行为的基本理论,就让学生明白了:阅读理解绝不能停留在对言语字面上表层的理解。书面化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用来陈述一件事实,它更是和说话人的具体目的、内心意图联系在一起的。拿上面例子来看,说话人可以指代两个,一个是剧中说话人周朴园,一个是写剧本的作者。我们读者就可以这样来思考:周朴园介意开窗户的内心意图是什么?作者说鲁侍萍关窗户“很自然”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有了这样两个问题的思考,对于作品情节的梳理及内容的理解大有裨益。所以平时阅读时,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思考习惯:作者为什么要写(说)这个内容?为什么要传达这个信息给读者?作者想要借此达到什么目的?借此来培养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意图、并进而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探究意识。
其次,语用学专家认为,一句话语义的生成与理解不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说话人单方是不能生成语义的。周朴园说这句话是有渊源的,如果没有了鲁侍萍的理解与听懂,也就没有了这句话原本的语义,而鲁侍萍之所以理解听懂这句话,也离不开当年的经历,因此,语用学专家认为,语言文字语义的生成与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既要有说话人对语言文字的选用,又要听话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离不开话语产生背后的语境,以及话语本身所能表示的潜在的语义的可能性。这里就强调了语境问题,学生要能揣测出周朴园这句发问的内心意图、要能理解鲁侍萍的自然反应全要靠上下文语境的帮助,离开了上下文语境,语言文字的语义就无法生成,作品的阅读理解就无法展开。可见,对于书面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语境,仰赖语境,只有对语境充分重视了,了解了,我们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语义文意。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就一定要强化学生关注语境、立足文本的文本意识。
另外,语用学对于话语结构意义的研究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书面语言文字。
比如鲁迅《祝福》一课中,四婶三次叫祥林嫂不要动祭品,前两次都是“祥林嫂,你放着罢!”而第三次却是“你放着罢,祥林嫂!”对于这里语序的变化,作为阅读理解的初学者,学生是没有这种敏感度去关注的,他们会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作者语言形式的随意变化。其实这里就蕴含了语用学的话语变序现象。
在口语表达中,可以借助重音来表达说话人的语气语调,从而提高了听者理解到位程度;但是在无声的书面话语中,作者的主观意图和思想感情常常可以通过话语结构的变异来体现,这就是语用学所关注的话语的变序现象。上面《祝福》的例子中,四婶的第三次阻止就是采用了变序结构,立刻就增加了说话人急迫、紧张、严厉斥责的情感,明显比前两次产生的效果要严格的多,于是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同时作者也就是想要通过句子语序结构的变换来对读者产生强大震撼力。
又如,《祝福》中的句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饭碗,空的”和《荷塘月色》中的句子“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两句都有一个共同的变序现象,把“空的”和“蓊蓊郁郁的”这两个用以描写的形容词都从原本定语的位置挪到了后面,对碗空、树盛的情状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这无疑也是靠变序结构来突现语义的。
经过这样的语用知识的渗透引导,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研究书面话语外在语法形式的变化来感受作者内在深意的语法意识,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精准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