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36次
时间:2012年3月15日 16: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对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农村调查显示COPD患者约占15岁以上人口的3%,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的。COPD是一种慢性病,反复发作,不能治愈,而且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防治COPD的措施之一。
达标理论是美国护理理论专家伊诺詹姆•M•金提出的,其护理重点是促进护士与患者在护理活动中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现获得最佳健康状态、目标的活动。能够帮助患者积极地进行戒烟、呼吸功能锻炼和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等,对于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都有重要意义。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1 达标理论在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锻炼是COPD患者康复护理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呼吸形式,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预防疾病的发作和病情加重,减轻症状,增强体质及日常活动能力,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有研究表明能够坚持呼吸功能锻炼的患者不到15%。护士采取社会支持,监控和强化法提高患者的信心。护士希望并促进家属督促患者每天做呼吸功能锻炼,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气喘症状减轻,并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患者坚持做呼吸功能锻炼一段时间后,感觉气喘症状减轻,确实利于康复。患者有了直接性成功经验,护士继续制定出新的小目标—加大锻炼强度后,气喘仍减轻,锻炼一段时间后小目标再次实现,这就会促使患者继续坚持呼吸功能锻炼。
2 达标理论在COPD患者戒烟中的应用
吸烟时间越长,每日吸烟量越多,COPD的患者率越高。有研究表明,不吸烟的健康者在30岁以后的肺功能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量每年下降20-30ml,吸烟者每年下降30-45ml,而吸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年下降80-100ml,也就是说COPD患者如果继续吸烟,其肺功能恶化速度必将加快。所以我们一定要让COPD患者戒烟。在COPD治疗护理中,戒烟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干预措施,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目标。
如有一位患者,在未住院前吸烟量每日大于2包,我们在向其宣教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后,要求患者家属和责任护士一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每日一包烟。要求家属配合护士进行监督,护士每日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转移患者注意力。采取替代经验法,让戒烟成功的患者介绍成功经验。让患者树立信心,坚持一周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再次树立患者达标的信心。然后再制定一个新的小目标—两天一包烟;目标实现后再制定新的最终目标—戒烟。当然,戒烟是对一个人信心和毅力的考验,特别是有的患者自制力差,可能会返回始点,责任护士和家属要密切配合,对于逐渐减少吸烟量的患者我们给予表扬和鼓励,最终达标。 3 达标理论在COPD患者运动锻炼中的健康教育
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然而COPD患者害怕活动后引起或加重呼吸困难而不愿锻炼。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锻炼,以不感到疲劳和加重症状为宜。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目标,并帮助监督患者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再制定新的小目标。如在COPD患者步行锻炼时,护士鼓励患者首次步行20米,坐下休息一会儿,下次步行30米左右再坐下休息一会儿,这样使患者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后,即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心。
4 达标理论在COPD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都深深地体会到COPD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COPD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有相关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重视社会支持对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有积极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和和家属制定情感支持计划。首先要与家属一起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目标,与家属一道向病人讲解当前制定的目标并鼓励患者同家属和护理人员一起完成目标,然后再制定新的小目标,逐渐消除心理不良情绪。重视加强家庭和社会方面的亲情支持,宣传家庭支持对不良心理状态的缓解作用;可以利用下午活动时间请疾病恢复好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其安慰和支持。还应避免负性刺激,任何与患者有关的负性事件,都会消减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故应尽量避免让患者知道。
达标理论强调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制定目标和达到目标手段的基础。运用达标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对COPD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人文关怀。护士与患者建立伙伴式关系,护患相互沟通,患者愿意向护士诉说,护士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和家属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护患双方确定目标,共同参与完成目标,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与心理支持,摆脱生活及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