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清 张金良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师生关系是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本文对中学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进行了几点探讨。
关键词:中学青年教师;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能否正确合理地处理师生关系,关乎日常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对学生身心发展皆有重要意义。青年教师一方面具有其他老教师所没有的年龄优势,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经验的不足。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避免过于严厉
青年教师在参加教育工作的初期大多乐于与学生相处、期望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吃过几次由于过于“平易近人”而造成的班级纪律松散、难以管理的“苦头”之后,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采用过于严肃甚至严厉的态度:课堂中学生气氛一旦活泼起来,立马被教师给“压下去”;哪怕是课余时间,一旦有学生敢“斗胆”在教室里说说笑笑,老师就立马沉下脸来;走廊里传来某位老师的脚步声,学生们就立刻变得安安静静,不敢大声说话……其实这部分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从严要求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严”师未必出高徒。忽视学生个人感受、忽视其在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过于紧张,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那部分“不吃硬”的学生容易变得更加叛逆。青年教师一方面要让“师道”有“尊严”,另一方面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年龄优势,以年轻人的幽默和活力,扮演好“亦师亦友”的角色,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遇到师生关系障碍时,勿轻易把责任归咎于学生
遇到师生关系障碍时,有的年轻教师第一反应就是抱怨学生有问题,并能很快列举出该生的一系列“恶习”,貌似最“合理”的理由就是:其他同学
3.不要认为师生沟通不畅是自己的性格问题
80 后年轻教师从小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中长大,成长环境和经历都较为单纯,加上工作时间不长、平时任务重等原因,在师生交往中容易处于被动,与各种性格的学生相处时,会为处理不好师生关系而头疼,常常抱怨学生不理解、家长不信任。但是潜意识里又把这些归因于自己的性格,认为“自身个性如此,尽力了就问心无愧,而且不需要学生对我多喜欢,把这个班成绩教好就是对学生负责的最好方式”。
实际上,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生能力发展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师生关系在学生人际关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无论一名教师个性如何,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是其必需的技能,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其顺利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把您当“陌生人”,不喜欢您甚至发展到反感您所教的学科,作为其任课教师是难辞其咎的。青年教师平时应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多与学生交往,克服冲动和任性,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性格、修正不当的行为,关注学生他们所想,理解学生所求,在学生接受教育洗礼的同时,也让自己日渐成熟起来。
4.师生交往中,动脑更要用心
青年教师大多学历较高,理论素养较强,但是社会阅历相对不深,加上晚婚晚育的较多、相对缺乏养育子女的经历和切身体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时,猜测学生的心理活动相对困难,较难与学生产生共鸣,所谓关爱学生,往往只流于形式,缺少真情实感。
北师大
5.避免只与同性学生交往,忽视发展与异性学生的正常师生关系有的年轻教师尤其是男教师为了防止“异性学生对自己产生爱慕”、“周围人怀疑的目光”,会更愿意与同性学生交往,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回避与异性学生的接触: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同性学生,课后也与同性学生接触更频繁。这种为了“避嫌”而牺牲部分学生学习权益的做法,会影响他(她)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取的。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突出“师”与“生”的角色、弱化性别角色,注意着装稳重大方,言行举止亲切而有分寸,对男女学生应一视同仁地严格要求。其次,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学生在学习情境下会自发地进行学习的活动,从而避免注意力的转移。青少年模仿能力较强,还可多利用榜样效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家、企业家等成功人士作为“偶像”,培养他们高雅的生活志趣,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对学业的兴趣和理想的追求上来。
6.克服“优生情结”,不因成绩有亲疏
很多教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平日里不自觉地对“优生”更加关心和耐心,师生间也就更显亲密。然而,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内心都比较敏感,有的会因此产生不平衡心理,认为老师对优生过于偏爱,对自己缺少关心,而实际上中学里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情绪一定程度上也是来源于此。但是,所谓“优生”,可能只是更加适应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正因为优生平时受到的正面评价较多,才更需要教师及时提醒,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只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心态;而后进生在学业上挫败感较强,需要更多的肯定和鼓励。青年教师应注意克服“优生情结”和个人喜好的影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不因成绩厚此薄彼、有所亲疏,这样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整个学生群体健康快乐地成长。
> 才智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