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人密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护理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重症监护室护士是护士中的特殊群体,有较多的机会遭致感染,从而危害其身心健康。如护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还可能成为医院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给患者带来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所以护士的自我防护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侵袭,同时也可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让危重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现将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职业危险因素
1.1心理因素 重症监护室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长期处于危重病的包围中,护士每天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随时监测病人和各仪器的各项指标,为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面对急、危症病人极易造成护士的身心疲惫。长期的压力可以导致护士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工作效率低,差错事故发生率增加。 法学论文发表
1.2生物性因素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期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等,这些潜在的感染都会产生极大的威胁。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常忽视了自身的防护,这些均使护士极易被感染疾病,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的感染;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等。
1.3化学性因素 重症监护室需频繁接触各种浓度较高的消毒液,如各种器械、一次性物品的浸泡消毒、机器表面的擦拭消毒及每日的地面消毒要使用含氯消毒液,加上环境封闭,一些药物和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在重症监护室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中循环,直接影响护士的健康。
1.4物理性因素 (1)放射线导致的辐射损伤。重症监护室患者经常需要接受床旁胸片检查,护士需协助拍片;护士不可避免要接触放射线,长期过量照射会使人产生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甚至致癌。(2)噪声。重症监护室拥有众多的监护抢救设备,各种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如呼吸机压缩机发出的声音、监护仪等发出的报警声, 加上患者的呻吟声,噪声可达45-80dB。
高分贝的噪声可引起护士听力下降、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特别是降低精确度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3)职业性腰背痛。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大约有2/3是在搬抬患者时发生的。而术后转科、外出检查搬抬患者是护士的常规工作,因此,ICU护士较易发生职业性腰背痛。在搬抬过程中若协助不当,则会导致危险性增加。
2 防护对策
2.1心理因素防护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和专科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抢救水平, 减轻护士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造成的心理压力,重视身体素质锻炼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技巧,提高职业道德及个人文化素质修养,提高沟通能力和心理耐受力,降低心理、社会因素对护士的危害,使之保持最佳心身状态。在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2生物性因素防护 严格执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手的消毒、终末消毒、预防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等有关规定,是预防生物因素伤害的最有效措施。体液隔离除能阻断血源性疾病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HBV、HCV、HIV外,还能阻断化疗病人体内物质所含的化疗药物原型及代谢物对护士的损害。因此,当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一旦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及每次摘下手套后,都要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法学论文发表
2.3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护士在配置、使用消毒剂时要戴上防护手套或口罩,必要时要戴眼罩;熟悉化学制剂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挥发性的制剂要加盖保存。护士在使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如果日期很近,可将物品在高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半个月后使用,使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2.4物理因素的防护 为控制辐射应尽量减少床边摄片的次数。必须进行时应用屏风遮挡或穿防护服。医护人员办公区与病区隔开或将患者安置在封闭环境中,安装闭路电视系统,减少参观人员,尽量少发出声音。定期检查和维修发出噪声的设备,放置橡皮缓冲器或橡皮垫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呼吸机或监测仪的报警系统要分别设成柔和的提醒声和较强的警报声。调节电话、传声器等院内通迅系统的音量,以减少干扰。隔音罩可减少计算机和打印机所发出的噪声;在重症监护室谈话应限于有关患者护理的必需内容,并尽量不让患者听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医护人员的举止对减轻噪声有积极作用。
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势在必行,在维护患者健康的同时也应该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