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家东 夏义彗 方绪平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方法 使用康奈尔健康问卷(CMI)对六安市各大医院各科护士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都较差,比一般人群存在的心理问题多。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护士工作环境的不安全性是护士躯体化不适的重要因素,持续的疲劳成为躯体亚健康的首要症状。护士工作中的压力过大,导致护士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症状。
【关键词】 临床护理 身心健康 探讨 解决方案
【Abstract】Objective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Clinical Nursing Staff And the Solutions to study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clinical nursing staff and how to solve them.Methods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he 400 clinical nurses working in Lu’an hospitals using the Cornell Medical Index (CMI) survey.Results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nursing staff are poor.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such as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fear, psychosis factor score,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onclusion The insecurity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nurs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omatization. Heavy pressure in working leads to anxiety, depression, fear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symptoms.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突出,国家对医疗的重视及新农合的全面实施,医院需要一大批自身健康的护理人员而当前护理人员因其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压力等因素易造成职业性紧张,其工作压力比一般职业更突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并且护理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中,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也严重损害了医护人员的生理健康。本研究采用康奈尔健康问卷(CMI)的方式了解护士健康状况,尝试提出应对方案,使护理人员健康安全的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六安市各大医院各科护士400人。其中男3人、女397人,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0岁。从事护理工作2~30年。
1.2研究方法 使用康奈尔健康问卷(CMI)问卷[1]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CMI问卷分18个部分,每部分按英文字母排序(A~R),共有195个问题。其中A~L部分反映躯体症状,包含眼耳、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皮肤、生殖泌尿和肌肉骨骼系统等;M~R部分反映与精神活动有关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包括不适应、抑郁、焦虑、敏感、愤怒和紧张。AR分是指从A到R各部分的得分总和,反映心身的健康状况,>30分作为筛查界值,分数越高提示存在心身两方面的亚健康状况的可能性越大;MR分是指从M到R部分的得分总和,反映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10分作为筛查界值,分数高预示心理方面的亚健康状况。每名护士1份,独立完成,80 min做完。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有效375份,有效回收率93.8%。
2 结果
护士CMI得分情况:护士A-R评分为34.8±18.3,M-R为11.4±8.0,护士A-R评分﹥30分者为191人(50.9%),M-R评分﹥10分者158人(42.1%)。说明综合医院大部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态较差,存在着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3 讨论
3.1消除或减轻护士工作的不安全感,减少躯体化不适发生率
护士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包括环境污染危险(比如药物、辐射)、防护服和安全设备的短缺、日常生活节奏的紊乱;另外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等因素,促使护士工作中躯体化不适明显增加[2]。而想要消除或减轻护士工作的不安全感,减少躯体化不适发生率,维护护士的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护士的自身努力。
3.1.1减少药物影响,加强对药物废气的管理
护士每日在配药及掰断安瓿的一瞬间,有看不见的细小药物颗粒飘浮在空气中,这些药物颗粒会对护士的生理健康造成影响,易引起过敏,内分泌失调等危害[3]。特别是手术室护士,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麻醉气体的工作环境中。麻醉废气可从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空气,将导致工作人员不良的生育结局。
针对这些药物废气所带来的影响,医院应逐渐普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专门培训后的药剂师配药,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避免了药物颗粒的损伤;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好的排放系统,使用密闭性良好的麻醉机减少泄漏,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采用麻醉废气吸收器或将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道通至室外是加强麻醉废气排污的有效措施。
3.1.2重视放射损伤,强化放射治疗的防护
随着影像学增强器的改进,医护人员经常受到X线的照射。如颅脑外科及骨科半闭合手术的广泛开展等,使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损伤,长期接触X线可以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精子生成障碍甚至诱发肿瘤[4]。医院对参加手术的护士和医生要做到经常定期轮换;穿防护衣(如铅衣等);强化学习,使他们能熟练操作,以减少曝光时间,减少放射损伤,因为短时间内暴露于X线下对身体的不良影响非常小。
3.1.3实行弹性排班,调节内分泌失调
护士的特殊夜班工作是对人体的一种应激刺激,护士日夜班频繁轮转,令人体内源性的昼夜生物节律,包括睡眠-觉醒节律与新的休息-活动时间表不同步而导致睡眠紊乱,对护士内分泌产生影响[5]。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排班,使护理人员能尽可能的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睡眠,创造安静及舒适的睡眠环境。
3.2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关注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的场所。急症抢救,技术革新,力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都是护士必须应对的因素。另外,还需要应对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变化,巨大的工作压力易使护士群体中心理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增高,出现习惯性便秘,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6]。
3.2.1充分放松身心,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护理人员由于长时间处于重复性较高相对单调的工作环境之中,在新的医疗体制下护士的责任增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常感觉到她们的全部技能并不能实现救活全部病人的愿望,护士可能产生内疚、失望、沮丧导致心情抑郁[7]。在紧张的环境中工作易疲劳、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长时间郁积,会引起内环境失调。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时,可找亲友、同事倾诉,以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或下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必要时,也可休息,使其身心得到充分放松的最佳方式。
3.2.2关注护士工作状态,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支持
目前国内护士严重缺乏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尤其是急症室,ICU,心脑血管病房任务重,实施抢救多,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完成繁重工作,又要担心患者发生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专家认为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8]。为了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可采取以下方式:(1)帮助护士掌握应对的技巧,通过心理健康的定期培训,使其有效的转移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2)改善产生紧张和压力的环境,如改善工资和福利待遇,增加晋升机会,合理编制,减轻工作量,创造良好的护患沟通途径。营造一个能轻松而认真交谈、解决工作上的苦恼和问题的共同协作的环境。
3.2.3增进理解,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首先是护患关系,它直接关系到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权益问题。由于对自身所患疾病缺乏理性认识,总有部分病人易情绪激动,甚至痛骂护士,面对这种情况,护士仍必须保持冷静,接受并帮助解决问题;其次是医护关系和管理关系,当管理者即医生的高期望值与自身的行为和期望值之间存在差异时,管理者的批评和医生的不满都会使护士感到不被接纳,降低其归属感,出现心理压力[9]。导致护士感到不被认同,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如何妥善处理护患关系,笔者认为护士要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一要做到坦诚、豁达、不封闭自己,主动寻找于他人心理沟通的纽带和交流信息的契机,缩短于他人、社会之间的心理距离;二要积极运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因素产生交往魅力,通过沉稳自然的仪表、端庄大方的举止、亲切感人的话语,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另外,对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应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关部门对护士的职称晋升、进修学习要给予适当的照顾。要与医生同等待遇,使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希望,引发出对工作的热情、奋发向上和献身的精神。增进护士与患者、医生、管理者之间的理解,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2.4强化法律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各医院均有严重程度不一的护理人员人身被攻击现象。如在夜间抢救病人而未抢救成功时,如病人家属不能接受事实,一时的愤怒又会向护士发泄。护士应该学习医疗事故防范条例,深入学习法律法规,要有敏锐的职业防范意识,培养自己准确的事态发展预测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的力量保护自己。
总之,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重视。同时,护士自身的调整也起着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增刊):202-209
[2]张树森.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8-165.
[3]郑洁,陈小燕.医院改制中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躯体化不适相关性研究.河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3
[4]孙月芬,闫丽红,康福霞,等.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2-93.
[5]孙云.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
[6]翁蕙兰.临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问题的探讨[J].北京:中国实用医药,2006(2).
[7]高永香,刘众英.构建和谐的护理人际关系[J].河北医药,2006.28(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