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试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www.lunww.com    发布者:论文网
浏览298次 时间:2010年10月16日 14:48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应当成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积淀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因此,改革高校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的倾向势在必行,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改革新途径。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创新教学改革新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地位和性质是不容置疑的。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语文是中国的母语,是一门传播中国悠久文化的学科。如何保护传承我们的语言文化,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义务和使命。
  一、重新审视大学语文的性质,改变教学观念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说到工具性,自不必多论,语文即是语言文章,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掌握本领,会说会读会写,这是我国最早对语文学科带有较强的语文工具性的认识。
    虽是公共基础课,但它有“以文教化”、“读书明理”等功能。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责卦·象传》);所谓“读书明理”指的是读文学书,明做人之理。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文学既是中国人作为启蒙教育、人格教育的基础课,也是中国文人进人仕途的必修课的原因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激烈,着力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最重要问题。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中又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玩-arning to do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学会生存和做人(Learning to be)。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人了新的内涵。强调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最能体现这一点。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同时又能用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所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教师只有以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把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任务上升到新时代的理论高度,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作为己任,相信大学语文令人尴尬的现状会有很大的改变。
  二、开创大学语文教学新的思维模式
    我们必须改变对大学语文单一、陈旧的思维模式。一是从课程设置看,把大学语文定为非中文专业以外的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除对自己的本专业课程关注,对于没有特殊强化要求的公共课程来说,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基于这个原因,建议把大学语文列为学生的一项技能考核,颁发等级证书,以此引起广泛重视。二是从任课教师的安排看,大多是安排年轻教师讲课,一些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教授本专业的必修课,这势必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印象:公共课不需要投人更多的师资力量。为了使这种人文精神得到传承,建议把最好的教师安排讲授大学语文。许多专家学者曾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强调教师要有专业的水平,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作品能够做到讲解深人浅出,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20世纪前期我国的一些著名学校,就有名师如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从教大学语文的优良传统。三是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如填鸭式的灌输讲授,再加之作品内容大多离现代久远,导致学生缺少理解和真正的心灵感悟。建议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并要求与时代紧密相连,强调时代性是大学语文的生命。如我们不易读懂的著作《论语》、《庄子》经北师大于丹教授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心灵震撼。源于于丹教授的讲解赋予了时代性,比孔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比庄子,心灵到底能遨游多远。唤醒人们从更深层品味作品内涵;重新审视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重新看待生命的意义,看待成功与失败。这不仅是文学作品赋予时代的使命,更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学者,运用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智慧的头脑解读领悟的结果。中国古代文学在《大学语文》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十分丰厚,其“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具有影响力和穿透力。丹纳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艺术哲学》)。无论是中国古今文学经典之作,还是外国名家名篇,都是各个时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深刻体现。要使学生读懂前人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人、引导人。文学能够促使人不断反省、完善自己,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能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于作品的解读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品的价值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以不同的感悟引领人们达到共同目的。
 三、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
    伴随信息化社会到来的必然趋势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因此,“学会学习”成了21世纪教育的中心课题。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大学语文的性质,大胆创新,改变以往单一教学方式,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1.采用模块式教学法
    模块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人们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法以它特有的灵活性、现实性、实用性特点,受到关注。美国贝塔朗菲提出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论的观点,同样适合大学语文单元教学形式。现在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改变是更加注重作品的知识性和系统性,强调优化整合。在教材的编写上突破传统的以史为纲,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时代特色。单元模块式教学法要求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整体把握。以徐中玉、齐森华等编写的大学语文第四单元“品格修养”来说,其中有6篇文章,那么教师讲解中应该对6篇文章各有侧重,但都要围绕本单元的目标设定而展开学习研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境界是否相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单元内容得到优化整合,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2.运用发散思维解读作品
    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而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完善自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潜能。但现在的一些教材都是对定论知识内容的表述,缺乏对有争议和新发展的知识的探讨,最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发散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寻找多种可能性,发散出多个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案。这种思维具有开放性、变通性和宽广性的特点。最大特点是改变单一思维特点,鼓励学生质疑,横向拓展,敢于对权威和定论大胆怀疑。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对已经成为经典之作也应该学会质疑,使学生潜力释放得到很好发展。所以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作品实施分层次教学,构建多级平台,把训练向课外延伸。告诉学生不能单一地了解课后习题,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对范文进行提问,把问题延伸到各个层面,深人挖掘,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目的是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时代特点,实践证明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内容或者训练效果达到比较优化的状态。但绝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有些文章作品可以结合多媒体的特点进行教学,因为它集文本、图片、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能灵活动态地进行文字、图像的相互转换,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课堂效果好。多媒体是通过直观显现来传授信息的,尤其很难在教材或生活看到的信息,通过多媒体可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文化、古迹等现象现状。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作用可以使学习者的性情得到陶冶,从而激起学习者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求知欲,进而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多媒体的使用可使课堂容量明显增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TAG: 大学 教学改革 试析 探讨 语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