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上,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文革时代受“左倾”影响,重视文本的政治说教,应试教育又逼迫语文陷入字词文段教学,忽视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精神的培育。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拨乱反正,提出了“语文学科作为一种人文应用科学,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1]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个要求,努力挖掘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一、确保语文的基本教学价值。语文基本教学价值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也是实现语文“工具性”的起码要求,主要体现在:
1、字词层面。字词的音、形、义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学生书写基本功差,是不争的事实。字迹潦草、凌乱,出手就是错字别字,学生查阅字词典的意识不强。说到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一篇文章,不管怎么说,总有一些学生易读错写错的字,老师要提出来加强认读。
2、语言表达。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日渐下降。表达言不及义、用语罗嗦、思维混乱,是老师常常发现的问题。那么在阅读文本的教学中,我们就不得不加强语言训练,包括口语交际、提问表述、概括故事梗概等。比如在教《心声》这一课时,我专门训练了学生如何提问。学生会问,才表明学生会学,可是学生往往把自己心中意思表述不清楚,“明于心不明于口”,学生自己着急,老师也无法明白。我明确告诉学生,只有以回答为基础来组织问题和加工问题题干,听者才能明白你想问什么。如“本文的题目是‘心声’,反映了谁的心声?什么心声?”问题有明确的指向和回答途径,才是有效的。教这一课时我还训练了学生概括故事梗概的能力,教会他们抓住标志性词语(时间、地点)如:“放学铃响了、回家路上、第二天放学后、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交待清“谁干了什么事”即可。
3、阅读与朗读。文本的教学,离不开阅读与朗读。阅读是感知文本内容的初步,在方法上有快速浏览,有精读细品。不同的教学环节,读的方式不同。在预习过程中,主要是浏览,接受语言材料的大致内容,要学生知道如何关注文本的要素(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和关注文本的结构(线索、照应、开头、结尾)。而在讲解讨论过程中,则要精读和朗读,如教《心声》这一课,就要指导学生关注信者对李京京的心理刻画,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行动准确,想象李京京对读课文的渴望和他生活的不幸遭遇,只有通过品读或诵读,才能感悟文本中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物形象。
二、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人文价值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主要有:
1、思想教育价值。语文教材所选内容,既有荆轲刺秦王、董存瑞炸碉堡这样壮怀激烈的叙事,也有《风筝》《老王》这样充满生活小事的描写,也有关于学习、理想的小议。这些文章,正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品德、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如何挖掘这些文本的思想教育价值,还须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因为好多文章“意在言外”。如《散步》一文,文本内容写到了家人的互爱,让人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但是我们发现还有“生命”这个主题。因为作者说:‘强化“生命”、淡化伦理。’[2]中国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高于一切,而老人备受冷落,于是他委婉地告诉大家:生命的组成就是幼、老、壮,他们不可替代和重来,所以各年龄段都应得到呵护和关怀,尤其是老人,“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2]再如《故乡》这一课,我们探讨闰土变化原因时,许多学生只看到“多子、饥荒、苛捐、兵匪官绅”,而忽视了封建迷信思想对他的影响因素。
2、能力发展价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今后发展的能力的大小。在语文课中具体就体现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比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我布置了一个想象练习--“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百万富翁于勒时,他们会怎么做?”学生的创新和想象结果令人非常赞叹。有同学写出了菲利普夫妇通过阿谀奉承,讨得于勒欢喜;有同学写出了菲利普夫妇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法郎,国家却发生了政变,旧币作废,重新沦为穷人。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得到了启迪,而且在能力上有了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学性质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6月
[2] 莫怀戚《散步》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