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后病情、固定方式、开展康复治疗的早晚、方法正确与否等都会影响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我科采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下肢关节恢复器(CPM)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以了解其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外伤性股骨下段骨折、髌骨骨折和胫骨腓骨上段骨折住院患者62例,其中股骨下段骨折30例(合并髌骨骨折6例,合并胫腓骨骨折3例),髌骨骨折12例(其中合并髌韧带损伤4例),胫腓骨上段骨折13例,胫骨上段骨折4例。所有病例外伤后立即就诊,骨折患者在8h内行骨折切开复位伴钢板内固定术,3例髌骨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者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伴内固定、髌韧带修复术。损伤均为单侧,排除合并神经损伤及病理性骨折病例。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 18~57岁,平均37.2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 17~63岁,平均37.9岁。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具可比性。
1.2 方法 论文代发表
所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前,向他们解释康复治疗的目的、方法、步骤,以求取得合作,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意识,并教会一些基本的康复方法,要求患肢在不负重、避免在骨折端承受较大应力的情况下进行。如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主动屈伸膝关节或在医务人员帮助下配合被动屈伸膝关节,在患者家属帮助下被动牵拉髌韧带,同时作踝关节和足部其它小关节活动锻炼,每次要20~30 min或更长,每日3~4次,根据病情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休息时抬高患肢。健侧肢体尽可能保持正常活动。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术后1周内(通常第3天)开始使用CPM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每日2次,每次30 min,应用时肢体牢固固定于CPM机装置,防止松动和恶性悬空,避免活动时出现骨折端剪切力和成角力,亦避免肢体神经受压。根据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开始,每5 min增加1°,下肢治疗采取的角度根据病情和上次屈曲的最大角度开始,增加到120°,维持数天,一般2~4周,在CPM间隔时间里仍需主动和被动屈伸膝关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用PT980IA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珠海市普天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在骨折处进行脉冲磁场治疗,磁场强度一般为1~2档,频率5~8档,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到伤口完全愈合(一般约3周)。
两组均于治疗1个月后总结疗效,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和观察疗效。 疗效评定:治愈:局部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120°;显效:局部肿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90~120°;好转:局部肿胀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60~90°;无效:局部肿胀疼痛改善不明显,关节活动度≤60°[1]。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或0.05),详见表1、2。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论文代发表
近年来,下肢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此引起的膝关节功能障碍仍很常见,且患者多为青壮年,治疗要求迫切。骨折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如创伤严重、早期处理不当、未能接受及时正规的康复治疗都有可能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能减轻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和关节粘连,而康复治疗应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进行得越早越好[2]。骨折导致的机体血液流变性紊乱和骨折局部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骨折周围组织愈合的时间和质量[3]。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产生与人体生物电活动相适应的脉冲磁场,适合于局部有金属内固定患者;治疗组患者在骨折处进行脉冲磁场治疗,对软组织损伤具有消炎消肿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促进骨折处血肿机化,断端血循环重建,加快纤维软骨骨痂密度和刚度增长,有加速骨折愈合和骨连接的作用。CPM机以持续被动活动的方式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体自然复原力。早期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可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活动,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修复,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并可缓解关节损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起到痛苦小,消肿快,消除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损伤软骨自身修复,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4]。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CPM治疗。从表1及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结合CPM治疗有利于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