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红船精神引领下高校资助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探索

浏览138次 时间:2021年4月27日 16:26
  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时代背景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现阶段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依旧不可松懈。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作为重点工作,而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脱贫攻坚战中重要环节。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把穷苦孩子培养出来,从最基础的经济资助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从饱腹感到健全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这对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处于突出重要位置[1]。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2020年5月年发布的《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报告数据表明,2019年共资助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817.59万人次,资助金额1316.89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幅14.48% [2]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党中央对脱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现阶段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主要围绕精确资助对象、精确资助类别、精确资助程序,把资助工作落细落实落小。
  精准资助背景下高校资助面临的困境
  精准认定资助对象存在困难。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各地区采取工作开展方式不同,有些是采用大锅炖,只要是该地区的学生在外就读高校通通纳入建档立卡户,享受助学金等政策,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已建档立卡学生本人并不清楚指导自己是否是建档立卡户,引起学校管理的矛盾以及增加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体量,实际上造成资助不精准。加上现阶段困难生申请时已不需要提供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而改为 学生本人自己“申请+承诺”的形式,部分学生存在只要申请就有补助的错误思想,违背了助学金原本是国家用来资助相对优秀的学生的初衷,实际上造成资助对象不精准。
  高校资助形式单一,缺少内在激励。从现有的高职院校资助形式来看,以单一的资助形式较多,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援助,且是无偿的经济援助。当下,高校的资助对象群体存在除常规表现出的自卑,爱慕虚荣,攀比心理等等,尤为明显的是缺乏感恩意识。
  高校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资助金额投入增加,与资助对象普遍存“等、靠、帮”现象出现强烈反差。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红船精神内涵与资助育人中 “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诚实守信、敢于担当、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的目标是一致的。紧密围绕“首创精神”、“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构建"帮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模式,提升育人工作成效。
  依托红船精神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实践途径
  把握红船精神内涵,结合资助育人理念,把精髓有机结合,尝试“理论+实践”的新途径。
  发扬首创精神,拓展创新理念,提升实践能力。在创新创业背李 婷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
  摘 要: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 之一,注重培养高校受助学生诚实守信、敢于担当、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助力教育脱贫。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精准资助的时代背景、现有举措以及当前遇到的困境,深挖问题本质,紧密围绕资助工作核心,将“红船精神”
  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受助学生“等、靠、帮”的思想,探索"帮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路径,进一步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关键词:红船精神;教育脱贫;资助育人
  作者简介:李婷(1990.11-)女,汉族,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发扬首创精神。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工作,为后期职业发展拓宽渠道,增强个人自信。寻找多种载体、平台,将精准资助理念,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个载体和平台活动中。发挥朋辈辅导作用,尝试成立结合受助学生特点的社团,类似的经历更加能够引起共鸣和共情,也可以依托这些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帮助受助学生提升素养[3]。
  利用好互利网阵地,注重思想渗透,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在新媒体上占据一席之地,以更贴近当下学生的方式来开展资助育人等活动。
  发扬奋斗精神,抓理想信念教育,明确个人规划。理想信念是激励人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竖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引领自己不断努力奋进,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发展,也关系着其背后家庭的命运。可借助职业生涯工作坊,拓宽职业规划路径,要帮助困难生建立职业信心,让困难生不仅仅从物质上脱贫,更要从精神上脱贫。
  发扬奉献精神,实现助人自助,引导感恩教育。红船精神主要依靠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解传授,学生往往感受不深,很难达到“知、情、意、行”共同发展的目的。培养资助对象的反哺感恩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具体如参与到学校学院组织志愿者活动中,在一系列助人当中实现自助,培养学生的回馈反哺意识。让受助对象,在受助的同时也可以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找到心灵上的慰藉。另外,更要注重平时和受助学生的交流,定期开展交流会,了解受助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尤其是心理情况,注重给予人怀关怀和心理引导。
  结论与展望
  教育精准扶贫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大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将资助和育人工作融为一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红船旁的高校,要利用地理优势,深挖红色内涵,将其有效的融入日常工作,积极做好扶贫、扶志、扶智,的资助育人工作,让受助学生从思想上摆摊“等、靠、帮”意识,激发学生资助对象的成长成才主体意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脱贫攻坚工作发挥教育脱贫正能量。
  参考文献: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青海交通科技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 人民日报
  廖丹.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