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波
摘要:目前,有些语文课堂真的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无懈可击,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时装秀”,虚假的课堂表演不仅没有看头,还会误人子弟。真实的语文课堂必须远离演练、彩排,并坚决摒弃作秀。本文笔者针对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弄虚作假成风、形式主义严重、文本解读肤浅等,尝试从真实、朴实、扎实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构建“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远离空虚、追求实效。
关键词:真实; 朴实; 扎实; 语文教学
课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沉闷的语文课堂变热闹了,原本专制的语文课堂变民主了,原本单调的语文课堂变丰富了,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变精彩了。语文课变得更开放,也更有活力了。然而精彩、热闹的语文课背后,学生的阅读能力依旧十分低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旧停滞不前,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旧“原地踏步”。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过于追求华而不实的外在美而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而急需改变的地方呢?
在课改中,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弄虚作假成风
无论是公开课、示范课,还是观摩课、优质课,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课件制作精美,音乐娓娓动听,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热闹,高潮此起彼伏,时间拿捏准确,任务圆满完成。我们在叹为观止的同时,难道不觉得这是在“表演”,在弄虚作假吗?这样的语文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什么好处吗?
二、形式主义严重
许多语
在教学中,为了体现课改的精神,不少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但仔细观察,你不难发现:许多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都流于形式、毫无价值。要么讨论的时候,学生叽叽喳喳,貌似热闹,而回答问题时只是几个尖子生在唱主角,大部份人只是在“看表演”;要么探究的时候,提的问题类似“花木兰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没有多大价值。在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思考的情况下,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三、文本解读肤浅
因为中考、高考并不会直接考查书本上的内容,所以不少语
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朗读教学要扎实。著名特级教师张田若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让朗读流于形式,要么让学生听朗读录音,要么听教师范读,抑或指名朗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而有些经典文章,仅仅读一两遍,你是很难读出它的“味道”,很难读出感情,很难读出文章的意境。因此, 我们语文课堂很需要扎实的朗读教学。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就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反复四遍),要求学生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2. 语言训练要扎实。钱梦龙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扎实的语言训练是提升能力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比如,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鹤群翔空》时先发放《鹤群翔空》的语言积累卡,很好地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然后他再让同学们从对课文的美词、佳句、精段、画面、情感、手法、技巧、含义、主题…… 等各个方面的体味中任选一种或一处,用一个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3. 文本解读要扎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保证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理解文章的内涵,学习文章的写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读懂一篇文章,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比如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用如下的六个句子来概括:深刻的揭露,热情的讴歌。完美的结构,明晰的层次。敌论的荒谬,立论的高扬。生动的手法,激情的语言。精短的内容,思想的光芒。民族的自尊,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解读全面而且扎实,又不乏深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课堂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地,而不是一个仅仅展示图片、视频、音乐,或者师生作秀的场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积极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远离虚假和空虚、追求高效和实在。
参考文献:
[1] 郑海燕.追求快乐、诗意、生成、真实、智慧的语文课堂[EB/OL] .
[2] 曾敏.洗尽铅华,返璞归真[EB/OL]
[3] 吴艳.真: 语文课堂的命脉[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07):64-67
[4] 邓木辉.真语文应摒弃的四种教学形式 [J] .语文建设,2013(7): 31-32
[5] 葛德均.摒弃积弊,回归真语文[J] .语文建设,2013(9):21-24
[6] 曹伯高.新课程背景下的“朴实课堂”[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0(9):28-29
[7] 邓大鹏.余 映 潮 教 例 评 析 1 0 0 例[EB/OL]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