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无论是先哲名家的思想观点,还是传颂悠久的历史典故,都透射着教育的光芒。而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则更为重视,因而我们才会看到那一本本沉浸着先人智慧的蒙养读本。
对于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借鉴与运用、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蒙养;蒙养读本;幼儿园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无论是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思想精髓,还是镌刻着人情世故的经史典籍,都闪烁着教育坚定的光芒。而对于教育之起始,人生之根基的蒙养教育,其受重视程度则更胜一筹,翻阅那一本本沉浸着先人智慧的蒙养读本,我们或可从中窥见其一斑,感慨中华文化之博大,先人思想之精深。感叹之余,我们也应该多一份思考:这些传承民族之灵魂的古代文化,是否应该继承与发扬?这些承载教育之思想的蒙养读本,是否应该借鉴与运用?
一、蒙养及蒙养读本的内涵
谈及蒙养教材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我们就先要了解一下蒙养以及蒙养读本的内涵。
(一)蒙养
“蒙养”一词从现代汉语层面上来看有“启蒙养育”的意思,在日常生活用语中一般很少提及,应该是来源于古代汉语,我们可以追溯到《易经》当中。语本《易?蒙?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1] 源于此,我们把对年龄较小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称为“发蒙”或者“蒙养”,这种启蒙教育一般都在民间私学里进行。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2] 也就是在小孩子心智萌芽阶段要对其及早施加适宜的教育,让其认知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启蒙,智慧的种子得以生根,以使他们沿着健康的方向成长,达到理想的状态。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在《题张安道乐全堂》中就曾经说到:“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3] 清末文人康有为在他的著作《大同书》中说要建立“育婴院”,也提及“蒙养”一词。
我们认为“蒙养”就是启蒙教养的意思,在儿童发展之初,给以启蒙教育,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种启蒙教养与现代学前教育当中幼儿园教育的宗旨尤为接近。另一方面,古代的“蒙养教育”相对应于现代教育体制,大概就是初中以前的教育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起始时期。起始教育时期又以学前教育最为基础和重要,因而我们就着重从蒙养教育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入手,关注古代蒙养读本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借鉴作用。
(二)蒙养读本
古人为实施蒙养教育而编制的读物我们称之为“蒙养读本”。
蒙学读本的创作编制,大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经典蒙养读本自创编出来,就经过各朝各代文人学者的不断润色,增添删减,分门别类,形成了现在百花齐放的局面。据说最早的《史籀篇》、《仓颉篇》等,就是我国早期创编的蒙养读本。在随后的发展历史中,又受到“蒙求”这一思想的影响,创编了《文字蒙求》、《纯正蒙求》等相关的读本。另外《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童蒙须知》等古代蒙学读物,也相继问世。[4] 两宋时期的蒙养读物使用较为普遍,流传较为广泛深远,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流传至今依然是经典。明代理学家吕坤曾经说过,对于那些刚刚进入社学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让他们习读《三字经》来增加见识,诵读《百家姓》来熟悉日常生活,学习《千字文》来明白事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百、千”
流传的广度和深度。清代的蒙学读物比较有名的有李毓秀所编制的《弟子规》。
这些蒙养读物种类繁多,涉及内容广泛,唐宋以来,其专业性与专门化的特点渐趋明朗,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关封建思想、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儿童蒙养读物。如《小儿语》、《女儿经》、《小学》、《性理字训》、《弟子规》、《太公家教》
等。
2.帮助儿童识字的综合性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流传非常广泛。
3.给儿童介绍典故和历史的知识类读物。如《广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
4.训练儿童阅读和写作的读物。如《童蒙观鉴》、《二十四孝图说》、《唐诗三百首》等。
5.帮助儿童学习的工具类读物。如《文字蒙求》、《虚字说》、《初学捡韵》等。
下面仅以《弟子规》作为代表,简要介绍一下蒙养读本的具体内容。《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 李毓秀在《训蒙文》
中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编著,将其三个字编为一句话,每两句就要押一韵,后来清代的贾存仁将这些内容进一步修订,称之为《弟子规》。整本书的结构包括:第一部分总叙;第二部分“入则孝,出则弟”;第三部是“谨而信”;第四部分“泛爱众,而亲仁”;第五部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书中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小孩子在家里和在外边为人处事所应该遵循的各种伦理道德的相应规范,体现了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代文化,这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二、古代蒙养读本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身处在这样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国度中,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家庭,为了使文化得以传承,文明得以继续,都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而优则仕”的主流价值观则更是促使文明教化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对儿童要进行启蒙教育,这一观念早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也因此才会有大量的蒙养读本被创作和编制。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都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的进行幼儿园文化建设,对幼儿实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而这些古代蒙养读本则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被借鉴和加以运用。
首先,古代蒙养读本大多数都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并产生热爱之情,从而进一步培养爱国之情。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幼儿园过分看重于西方的教育方法,刻意去模仿西方的教育制度,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高级化和贵族化,而忽视了幼儿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和传统化,不仅不利于幼儿园的建设和教育,而且还容易使幼儿失去对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进而导致优秀民族文化的流失。
其次,古代蒙养教育是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许多蒙养读本涉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习惯,以及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基础阶段,许多观念和习惯都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因而在幼儿时期进行道德教育,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与人交往、如何做事的道理,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对古代蒙养教育所推崇的道德或道理进行甄别,选取那些符合现代价值观以及现代教育的加以运用,来促进幼儿道德教育和习惯教育的发展。
再次,古代蒙养教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水平,对于蒙养教材的编制也有一定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相对来说,这些蒙养读本是以儿童为本的,也是可以给儿童使用的,当然这需要经过现代教育的再加工。
另外,有些古代蒙养读本还涉及有关识字、读书、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日常的生活常识,这都是可以给现代幼儿教育借鉴和使用的资源。 三、古代蒙养读本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策略基于上面所说的古代蒙养读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我们在借鉴与运用时就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包含有蒙养读本文化元素的环境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格外的敏感和关注,因此,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在借鉴和运用古代蒙养读本的时候,就要尤为注重环境的创设,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幼儿园要依据有关蒙养读本的某一主题或多个主题,设计布置环境的具体方案,包括幼儿园的整体外观、每个班级的室内环境、走廊等,张贴什么样的图画,粉刷什么样的颜色、悬挂什么样的装饰等等,总之要尽可能的契合主题,要让幼儿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之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耳濡目染,自然就会获益匪浅。
(二)课程与活动中蕴含蒙养读本的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规定:“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幼儿园这一教育机构在创立之初就有着两个基本任务——促进幼儿发展和引领家庭教育,而承担着这一双重任务的幼儿园的教育既包含有课程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着活动方面的内容,两者貌似分离,其实却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课程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包含着课程。因而,要想对儿童进行蒙养教育,就必须考虑这两个方面,让蒙养读本的元素和内容渗透进课程与活动当中去,使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教育中有所体现,发挥其作用。
规程中还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也就是说,在设计创编幼儿园的课程与活动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把蒙养读本的内涵与活动的目标相融合,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体现出传统的特色。
在日常教学与生活当中开展活动的时候,幼儿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活动内容与蒙养读本内涵之间的结合,让幼儿在享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思想和行为上体现蒙养读本的内涵
所谓教育,其实质就是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应担负起这一重要的职责与义务,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意欲让幼儿享受优秀文化的滋润,就必须使其思想和行为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泡。因此,幼儿园在进行蒙养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幼儿的思想与行为。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让幼儿从观念和行为上领会蒙养读本所蕴含的思想与道德的精髓,从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幼儿园要做好与家庭合作教育的工作,双方共同努力,注重蒙养读本的运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与快乐成长。
最后,也是要格外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选用合适的蒙养读物,结合现代元素加以改编,灵活使用这些蒙养读本,不能刻板教条的硬性规定,或是形式主义的样板化,要充分领会其内涵与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使幼儿得其精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获得传承与发展。
四、古代蒙养读本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实例
优秀文化的传承,蒙养读本的应用,这些都不是仅仅依靠理论研究就能实现的,需要付诸于行动,落实到实际当中去。笔者曾在某幼儿园调研,观察到了该幼儿园把《弟子规》运用于现实教育当中去这一案例。尽管他们还有许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却实为一个不错的探索范例。
该幼儿园选取《弟子规》这一古代经典蒙养读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潜藏的教育资源,然后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充分加以利用,让整个幼儿园的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使传统文化的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幼儿沉浸在文化的氛围当中,感悟民族灵魂之精髓。
首先,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上,该幼儿园选取依据《弟子规》
内容所作的图画进行张贴,每个班级的教室中也都挂有《弟子规》
的句段和图片,给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理解并熟识《弟子规》的内涵和道理,以便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再其次,灵活选用《弟子规》的某些合理内容,编制园本课程,在教学中加以利用,教师也经常讲述一些典故或者故事,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孩子学会自律,学会感恩,学会做事,学会与人交往;在幼儿园开展的一些活动和日常生活当中,也都处处包含有《弟子规》的元素在里边。再次,幼儿园的教师都极为重视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并随时指导孩子的言行举止,引导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但绝不是刻意的去干预他们的自由,改变他们的生长轨迹,是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自由、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该幼儿园也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监督与评价体制,以促使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沿着正常的轨迹运行。
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许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幼儿园的工作也有许多难以令人满意的地方,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对教育之路前行方向的探索所做出的努力与尝试,无论成功与否,亦或是弊大于利,我们都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给予他们以鼓励和支持,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想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广大的孩子获得发展。
总之,教育之探索,幼儿之发展,民族文化之传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呼庆伟.古代蒙学读本对现代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借鉴价值[D].安徽大学,2007.
[2]王庆.论宋代蒙养读物及其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D].河南大学,2007.
[3]裴培.吕氏父子《小儿语》与养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黄济.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上)——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评析[J].中国教师,2006,(38).
[5]黄济.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下)——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评析[J].中国教师,2006,(39).
[6]郦波.论中国古代蒙学读本的“蒙训”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7] 朱雪梅, 陶金华. 中国蒙学精粹[M].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 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培养机制为视角”(2015SCG13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