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99次
时间:2019年1月23日 15:06
【摘要】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在基坑开挖中会遇到地下水问题,制定降水方案不仅要了解地质情况和基础施工图,还应了解基坑周边建筑物分布状况,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井点降水克服了流沙,使边坡稳定基坑干燥,保证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井点降水技术
引言
目前在很多类型的项目建设中,基坑开挖以及边坡稳定都构成了其中的核心与关键。这是因为,基坑只有能够维持干燥性,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其稳定性。然而实质上,某些施工现场并未在根本上符合上述要件,因此埋下了潜在性的施工威胁。此外,某些基坑本身处在软土层或者积水较深的地层位置上,对此如果不慎进行施工那么将会威胁到项目建设的安全性。遇到特殊状况时,此种类型的施工场地还可能呈现流砂的状态,以至于毁损边坡或者引发整个建筑物的突然坍塌。出现上述状况,根源就在于频繁升高的地下水。
1 概述
1.1 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的目的
在建筑施工中,因为地下水位与土质条件大不相同,所以,基坑开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在无水或者地下水较少的情况下,基坑的开挖相对较简单,但如果地下水的水位过高,而且其土层以粉土或沙土为主时,那么基坑的开挖便相对较复杂,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塌方等工程事故,尤其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
降水是处理深基坑降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目的一方面是保持基坑底干燥,避免坑底积水或土质稀软的现象,为施工创造有利的环境及条件,确保顺利开挖;一方面是避免管涌及流砂的产生,以防坑壁土体塌方,增加坑底的稳固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是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特性,提高土体的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防止基底的隆起与破坏。
1.2 井点降水对于深基坑施工的重要价值
对于多种多样的项目施工而言,开挖基坑的价值就在于保障其稳定性以及干燥性,确保整个边坡结构不会因此而遭受来源于外界的各类要素干扰。因此可以得知,针对深基坑予以必要的降水处理,此项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优化基坑排水以及降水的全过程。然而遇到特殊状况时,某些施工现场整体上呈现不良地质,因而给施工流程带来了多样化的阻碍。究其根源,就在于土层偏软或者基坑表现为长期性的积水,此种状态很可能带来地质破坏以至于引发边坡坍塌。除此以外,某些基坑很可能表现为频繁性的土层位移,进而给周边建筑物带来了突显的威胁性。针对地下水层如果不慎加以处理,则有可能伤害到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性。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基坑工程都呈现复杂度相对较高的周边环境,其中涉及到的任何土体变形都将会干扰到整个项目建设。
通常情况下,基坑周边如果仍存在电缆、地下管线或者其他线路的包围,则会增添整个现场具备的复杂度。基坑如果处在不良地质的状态下,那么也将会引发与之相应的塌陷事故。例如:在各个年度的多雨时节里,某些埋藏较浅的地下水将会引发塌陷或者导致流砂产生,因此延长了基坑建设的期限,同时也增添了总造价。因此可见,基坑施工整体上具备艰巨性以及复杂性的基本特征,针对任何部位如果不慎处理那么都将埋下深层次的事故风险。
地下水本身构成了引发上述事故的根本成因,尤其是多雨季节。
受到地下水给基坑带来的强烈影响,基坑周边就可能表现为楼体倾斜或者沉降、房屋出现裂痕、管线中断或者其他安全威胁。
2 建筑工程深基坑井点降水技术
2.1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
测量放线开挖沟槽冲孔下设井点管灌填粗砂滤料粘土封口主、支管连接真空射流泵试验与检查不间断抽水检查水位。在井点进行正常的抽水作业前,应该进行试抽水,保持抽水不间断,且应保证试抽运转正常。通常形成地下降水漏斗在开机一周左右,并且逐渐稳定。在开始抽水作业后,观测水位、水量的频率为3 次/ 田,在水位趋于稳定且到达设计降水深度后,观察频率可降为1次/ 天,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详细及时的记录,同时绘制水量与实践、水位降深与实践过程曲线图,对水位下降的趋势进行分析,推测降水达到设计深度所需要的时间。当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及时查找原因,调整措施,保证达到降水深度。当地下水较为丰富时,单排环形布置为首选,单排井点降水,控制降水深度在5m内。基坑开挖深度的确定依据是地面标高及基底设计标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测量基坑处原地面标高。然后通过计算确定开挖坡率及开挖尺寸;井点吸水管的布置位置确定根据开挖尺寸,在局里基坑边缘约1.0m 左右。在透水层内埋设井点吸水管的滤水管,通常小于等于6m,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控制在0.3m 内,当大于6m 时,则需要采取降低井点系统顶面标高的措施。
2.2 深基坑井点布置
一般情况下,依照基坑的形状大小、目标降水的深度、地下水流方向乃至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来确定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单排井点通常布置在地下水上游,当基坑宽不超过 6m、降水深度小于4—5m 时可以采用该种方法;双排井点布置在坑的两侧,该方法适用于基坑宽度超过 6m、土质质量不好时;环形或多边形封闭布置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时,通常使用间距为 10—20m 井点的转角处设多处走廊。需要注意的是井坑距基坑壁应大于或等于 2m,否则容易造成塌方,同时滤管下部应处于抽吸深度以下 0.5—1.0m处以防止空气的进入。
2.3 深基坑井点的施工、制作
深基坑井点的施工、制作期间,施工人员要依据有关的要求,运用测量仪器定位,根据定位控制点,按照降水方案设计图定出井点的位置,注意深基坑井点的深度,一般其深度在基底的1 ~ 2m 上,当达到一定的深度后,严格按照设计井位在基坑壁四周打孔,打孔时钻机必须对准所定孔位,将误差值控制在 10cm以内。随后清孔,并将井管垂直置入井坑中,将井管过滤部分放置于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深基坑井点制作完成后要盖上井盖,以防异物进入。
2.4 深基坑井点的使用
在井管埋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前,有关建筑单位务必对其实施全方位的检验。用吸水胶管连接井管和总管,并用铁丝绑牢,随后将其与抽水泵连通,接通电源,检查有无出现淤塞或漏气等现象,检查出水是否正常、畅通。井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连续不断的抽水,相关人员每天要定时观察水位及水量,确保水位与设计降水深度趋于一致,并绘制水位下降深度与时间过程、水量与时间的曲线图,以便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从而预测达到设计降水深度所需要的时间。如水质发生变化或抽水不连贯,则要及时检查设备并查明原因,根据观测记录及时检修或重新埋设。
结语
近年来,基坑工程的高速发展使得相关技术同样得到了综合发展,井点降水方法也由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面对不同的工程要求以及地质条件时如何合理地选择降水方案始终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降水问题又显得尤为重要。深基坑井点降水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降水要求以及周围的建筑环境。不可否认,我们在深基坑井点降水技术的应用中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改进的过程,更多的探索和努力将会逐渐完善这一技术,并促进新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代广伟,郭新庆,何晓东. 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2015,46(9):823 ~ 826.
[2] 沈元红. 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方案的选择与应用[J]. 工程地质学报,2010,18(S1):170 ~ 173.
[3] 李宇翔. 天津现代城超深基坑降水与土方开挖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2012,41(1):1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