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使用消肿散局部外敷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痛风患者92例,治疗组47例,男46例,女1例;年龄30~67岁,平均(43.6±2.14)岁;病程0.5~5年,平均(1.91±0.72)年;其中初次发作14例,二次发作15例,多次发作18例;发作时部位于第一跖趾关节26例,踝关节11例,膝关节4例,腕关节1例,多关节5例。对照组45例,男44例,女1例;年龄30~63岁,平均(42.82±2?12)岁;病程0.5~6年,平均(2.01±0.68)年;其中初次发作9例,二次发作15例,多次发作21例;发作时部位于第一跖趾关节21例,踝关节13例,膝关节3例,腕关节1例,多关节7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工程论文发表
依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和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关于痛风的诊断标准拟定:(1)急性关节炎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表现为单个关节,或第一跖趾关节、单侧跗间关节,或非对称性关节肿胀;(2)可疑或已证实的痛风结节;(3)血尿酸增高;(4)排除因肾病、血液病、癌症等引起的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其他类型的关节炎以及丹毒。
1.3 排除标准
(1)年龄>70岁以上及有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2)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能力者;(3)皮肤过敏严重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0.25mg/片,口服,首服1mg,隔2h服0.5 mg,腹泻即停服,1~2天症状缓解后,每日服0.25~0.5mg,4天后改服别嘌醇片,100mg/次,3次/d。服药期间停止服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并嘱多饮水,低脂、低嘌呤饮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药物基础上加用消肿散外敷,温水洗净患处,拭干,将消肿散(用适量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用纱布包裹,2天换药1次。两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中样本均数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记数资料中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计算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
2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工程论文发表
消肿度比较,测量方法:用皮尺测量肿胀最明显处肢体周径长度(mm)。压痛指数(0无压痛;1轻微压痛;2明显压痛但患者无躲避;3压痛伴躲避)。
2.2 结果
两组对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方面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局部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对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的比较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尿酸排泄下降或(和)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浓度过高而沉积于人体四肢关节引发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炎症[3]。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止痛、抑制血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其副作用大,部分患者无法忍耐其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而放弃西药治疗。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血证论》曰: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本病发病病机多为湿热夹瘀。治当清热祛湿,通络止痛。消肿散中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土茯苓、萆薢清热利湿,分清别浊;黄芩、黄连、黄柏、苍术清热燥湿,解毒化浊;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穿山甲活血通络止痛;故用消肿散外敷能达到清热除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的效果,能更好地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使局部炎症更易于缓解或消散,从而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症状得到迅速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翠英,孙素平,傅新利.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36.
2 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9-183.
3 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2.工程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