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彦凤 吉林电视台 130000
【文章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融合视野下大学生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传统高校媒体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对所研究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进行界定,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以及存在的高校传统媒体滞后于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体导致信息流通不对称等问题,指出在媒介融合视野下强化高校媒体功能对高校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媒介融合;高校突发事件;舆论控制;信息公开;平衡
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机体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高校的学习和工作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传统校园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校园媒体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期刊、校园网络等校园信息交流载体,它是新闻媒体中的特殊一员。它们主要由高校主办的。今年来,随着微博、人人网、QQ、大众评审网、天涯社区、BBS 论坛、猫扑网、微信等高校新兴媒体的出现,打破了高校新闻传统的对外传播渠道,更加突显出高校传统媒体滞后于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体导致信息流通不对称等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在媒介融合视野下强化高校媒体功能对高校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所在。
1 高校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
突发性是高校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剖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一是为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另一方面高校突发事件的多发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由其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的。
1.1 社会转型期环境的复杂性
当今社会已形成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形式,随着各个国家交流的不断加深,大学生对各种冲突也会持有自己的态度与看法。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条件下,高校已迅速从社会边缘地区走向中心地带,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不断增多,导致某些大学生在个人信念上产生动摇,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问题,进而出现突发事件发生的潜在危机。
1.2 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高校备受社会关注,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相关学校和个人会陷入尴尬与无奈境地中,不排除某些思想偏激分子利用这点赚取大众眼球。高校大学生集体居住在校园宿舍中,年龄和教育文化背景相近,正处于身心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但判断是非能力较弱,思想简单片面,偏激冲动自控力差。
1.3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微博、人人网、QQ、天涯社区、BBS 论坛等是当代大学生表达个人意志的主要武器,通过网络每位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布信息、表达观点。但网络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校园媒体中校园编辑会进行下一步筛选,充当“把关人”的角色。而在高校新兴媒体中没有人充当把关者的角色,某些人利用网络发布不实信息,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2 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信息流通不对称性剖析
2.1 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信息流通不对称性原因探究
(1)传统校园媒体充当高校党政意志的发声器
传统校园媒体是高校的重要宣传舆论工具,在实施舆论引导时要注意把握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社会效果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把体现学校党政意志与反映师生心声联结起来。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党政机关没有相关信息说明,传统校园媒体便会失声,而高校大学生通过微博、社区、论坛、猫扑网等网络媒体迅速发布消息,并展开激烈讨论,这时校园传统媒体及高校党政机关则处于被动地位。校报、电视台、电台等校园媒体是学生与学校连接的纽带,应真实的反应学校现状,为广大学生服务,而不是校园新闻的过滤者。
(2)传统媒体从网络媒体摘取信息, 追求真相不力
在传统媒体没有官方下发的相关材料时,为增加新闻点击量报道高校突发事件,在它们积极报道的背后存在着从网络媒体中摘取信息、追求真相不力的现象。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中,“李刚家在保定有5 套住房”,河北大学校长“论文抄袭”,学校校长因“论文抄袭”曾求助于李刚等消息纯属网友爆料,都未经证实。传统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应通过专业调查进行核实,但更多的传统媒体未经核实便将网友爆料写成新闻稿件呈现给读者,严重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3)高校突发事件信息扩散,网络舆论加速事件发展
学者闵大洪认为,在社会现实中缺乏一个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的平台,民意很难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进入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物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由于网络传播公开和广泛参与的特性,互联网自然而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通道。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表达自身想法的最佳通道,也是形成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
(1)校园新兴媒体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在论述高校突发事件新兴媒体报道中存在“群体极化现象”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个这个名词的概念。1961 年James stone 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群体讨论后,决策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他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严重,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两倍多。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中过程中,网络群体是一个虚拟的组织,每位网民在群体中处于匿名状态。这种情况下,任何人不必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群体间情绪相互传染,在没有法律的约束下集体无意识。戴维• 莫利在《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出“每个个体与不同话语的联系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他们的社会位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到的话语类型,也决定了他们以哪种方式进行接触” 的观点。
(2)网络虚拟世界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推波助澜
网络虚拟世界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介主要有微博、天涯社区、BBS 论坛、猫扑网、微信,等,这类传播媒体的主要特点是实时性、互动性、迅速性、匿名性、自由性, 网络世界也成为突发事件的消息来源地和推动地。在“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天涯社区网友“河大义工”首先发布了这一消息,随后这起突发事件才被媒体报道。而突发事件在网络世界中实现的是交叉传播,网友用回帖的方式讨论该信息,又有其他网友继续发帖,这样的传播方式容易散布一些非理性言论,使得信息监督不力,易造成信息拥堵,对于事件的解决有一定消极影响。在“我爸是李刚”事件的网络传播中,也出现了“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诺埃勒- 诺依曼提出的,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在这一事件网络传播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与大多数网友意见不符的言论,但受到了主流网友群起攻之,很快这种声音就消失了。
3 媒介融合视野下建立完善校园媒体应对策略的建议
应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设立新闻发言人。高校设立正式的新闻发言人机制,能够更好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公开透明的报道。事件一旦发生,高校新闻发言人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地对事件进行全面明晰的说明,将能够改变突发事件报道的无序状态,改善自身的被动处境。“我爸是李刚”事件案情并不复杂,而导致其关注度持续升温、发酵,直至最后井喷的唯一原因是权威部门没有做到及时发声,信息公开。一次次“突发事件”的处理让我们看到,第一时间迅速发布权威部门的信息,便抢得了先机,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这样才能制止非理性言论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
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在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中校园传统媒体应真实地报道事实,追求真相,这是作为媒体工作者最基本原则。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真实性原则对校园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不仅要公开事实,还应主动挖掘真相。因为“事实引发舆论,真相引导舆论”。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会处于非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高校出于维护稳定的考虑会对信息加以控制,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应强化自身责任,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 吕剑红,张贻发.《提升校园媒体引导力》,《新闻大学》,2009 年第10 期,第176 页
[2] 吕剑红.《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研究》,《新闻知识》,2011 年06 期,第41 页
[3] 匡文波. 网民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孙丽“. 躲猫猫”事件中虚拟社区的影响力分析[J]. 新闻知识, 2009,(05).
[5] 转引自戴笑慧、冷天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新闻记者》,2009 (7)
[6]Pat r i ci a Wal l ace :《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 88
[7] 戴维·莫利著,史安斌主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 2005 :66
[8]http://baike.baidu.com/view/18306. htm
[9] 闻学峰:“传媒公信力的概念及测量——兼论梅耶的传媒公信力测量体系”,《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 年11 月,第38 页。
[10] 李良荣,童希. 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新思维[J]. 现代传播,2010. (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