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侧重点的理解

浏览104次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15:31

熬泽娟(遵义市第十二中学 贵州遵义)

读写算2014年 第12德育教育研究· 7 ·应这个社会的课程,而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说的先让他们学会做人,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让他们能在进入社会前对自己有一个简单的人生框架,不要显得茫然无措。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从道德,法律和社会这些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大致了解,不仅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的美好,时代的伟大,同时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社会存在着陷阱和诱惑,而这些诱惑是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的。通过对这些事实的了解让他们切实的感受这个社会的全貌,而不会显得过于单纯或者过于悲观。这都不利于他们立足于社会。鉴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完全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挥好本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那么应该这样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这种功能呢?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本门课程是从学生的内里来进行教学的,也就是说本课程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懂得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学习方法,而是为了从每一个学生的本质出发,帮助他们形成一个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观念,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下来。其次,我们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不是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复制给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适应时代一定不能被事时代所同化,比如七年级教学中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教导,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大量伤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而我们又把学生看得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就让学生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肯定了自己安全之后才寻求社会或者公安机关制止犯罪,可是犯罪行为不是我们所可以预计的,犯罪分子的心态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又怎么肯定他们就一定都是穷凶极恶的呢,也许只要反抗他们就会放弃呢,可是我们我们的教学中完全放弃了这样的可能,而是强调学生如果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和犯罪分子发生冲突,将制止犯罪的事情交给社会或者大人,而理由就是他们是未成年人需要社会的保护,可是这是不是变相的教育了学生其实犯罪分子是很可怕的,我们是不可能和他们抗衡的呢,在这样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会产生对犯罪的畏惧,让他们放弃了反抗的念头,这虽然避免了学生遭到伤害但是我们的学生将来是要步入社会的,如果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形成了对犯罪的一种畏惧那么我们又怎么要求他们将来能在有能力的时候突然灵光闪动敢于搏斗呢?这样一来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推崇的见义勇为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到那里去体现呢?我们不要求学生去制止犯罪,毕竟他们能力有限,但是我们应该在教学的时候侧重于培养学生敢于搏斗的观念,而不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这样他们才可能保持有这份赤诚之心,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毕竟我们的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观念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培养他们成为自立的一代才是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的吧。而教学中对法律的引入也应该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不管做什么都要遵循法律的要求,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这个武器,这本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引入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人都有对合乎自己利益的东西记忆深刻的习性,所以很多学生都知道有这样一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于是出现部分学生把这部法律当作了自己的护身符,动不动就指责教师或者家长侵犯了他们的“权益”,甚至造成部分学生认为未成年人犯法也不受法律制裁的错误印象,导致一些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每年都呈上涨的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让他们深刻明白未成年人犯法也是犯法,法律对未成年人是从轻处罚而不是不用处罚,如果将这里的教学重点放在法律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上面,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在法律之上,让那些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以触犯法律,否则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侧重点好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完成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样不是更加能够发挥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上接60页)他学科知识,教师要让自己成为“杂家”,努力实现文理学科的交叉,文化课与专业课的交叉,力争做到精通多门学科。只有知识广博精深,才能驾驭教学,课堂上才能居高临下,左右逢源,讲透了本学科知识的同时交待了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合格的学历,而且更要重视工作中的学习。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做教师的更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朝着兴趣广泛的方面发展,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水平取信学生。二、锐意创新,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师的技巧在于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他们的这种注意力。教师的课堂授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各种技能技巧,包括组织教学的技能技巧,批评与表扬的技能技巧,语言表达的技巧等。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广泛积累教学经验和理论,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教学之最高境界,就是在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自成一脉,魏书生、孙维刚、李慎西等就是放飞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不至于一定成为一代名师,但也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以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三、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处在发育阶段,不稳定,易变化,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犹如行动的指南。有人说,一个班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风貌,往往是一些教师自身风格的体现,是很有道理的。教师几乎天天与学生接触,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仪表、作风、习惯等往往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对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要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有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有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这就要求教师自尊,自重,处处事事给学生做表率,时时刻刻都严于律己,自觉检点自己的言行是非,为人师表,做人楷模,形成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特有风度,具有能够征服学生心灵的震憾力和渗透力,从而能够用无声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感染,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四、关心学生,以博爱之心呵护浸润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学习如何,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对学生学业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关爱学生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民主、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青少年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是班集体的一个成员,教师必须尊重他们,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们,对他们既不放任自流,也不粗暴专横;既不能有偏见,也不能偏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和探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事情,与他们民主协商,同时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办事要公正,不要因为个别学生学习成绩好而看重他,也不要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差而轻视看不起,不管学生学习成绩如何,道德品质如何,都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教师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总之,要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不断进努力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8 ·德育教育研究2014年 第12读写算时代以分秒的速度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观念在这样的变化下显得越来越不知道方向了,尤其是在这样的千变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认为自己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没有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的道德观念也符合着自己的心声而存在着。他们是强大的一代,要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他们改变着自己来适应;同时他们是无知的一代,必须随时改变自己的认知,因此他们没有自己的信念。思想品德课是帮助青少年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适应这个社会的课程,而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说的先让他们学会做人,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让他们能在进入社会前对自己有一个简单的人生框架,不要显得茫然无措。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从道德,法律和社会这些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大致了解,不仅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的美好,时代的伟大,同时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社会存在着陷阱和诱惑,而这些诱惑是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的。通过对这些事实的了解让他们切实的感受这个社会的全貌,而不会显得过于单纯或者过于悲观。这都不利于他们立足于社会。鉴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完全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挥好本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那么应该这样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这种功能呢?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本门课程是从学生的内里来进行教学的,也就是说本课程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懂得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学习方法,而是为了从每一个学生的本质出发,帮助他们形成一个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观念,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下来。其次,我们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不是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复制给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适应时代一定不能被事时代所同化,比如七年级教学中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教导,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大量伤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而我们又把学生看得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就让学生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肯定了自己安全之后才寻求社会或者公安机关制止犯罪,可是犯罪行为不是我们所可以预计的,犯罪分子的心态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又怎么肯定他们就一定都是穷凶极恶的呢,也许只要反抗他们就会放弃呢,可是我们我们的教学中完全放弃了这样的可能,而是强调学生如果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和犯罪分子发生冲突,将制止犯罪的事情交给社会或者大人,而理由就是他们是未成年人需要社会的保护,可是这是不是变相的教育了学生其实犯罪分子是很可怕的,我们是不可能和他们抗衡的呢,在这样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会产生对犯罪的畏惧,让他们放弃了反抗的念头,这虽然避免了学生遭到伤害但是我们的学生将来是要步入社会的,如果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形成了对犯罪的一种畏惧那么我们又怎么要求他们将来能在有能力的时候突然灵光闪动敢于搏斗呢?这样一来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推崇的见义勇为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到那里去体现呢?我们不要求学生去制止犯罪,毕竟他们能力有限,但是我们应该在教学的时候侧重于培养学生敢于搏斗的观念,而不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这样他们才可能保持有这份赤诚之心,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毕竟我们的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观念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培养他们成为自立的一代才是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的吧。而教学中对法律的引入也应该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不管做什么都要遵循法律的要求,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这个武器,这本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引入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人都有对合乎自己利益的东西记忆深刻的习性,所以很多学生都知道有这样一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于是出现部分学生把这部法律当作了自己的护身符,动不动就指责教师或者家长侵犯了他们的“权益”,甚至造成部分学生认为未成年人犯法也不受法律制裁的错误印象,导致一些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每年都呈上涨的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让他们深刻明白未成年人犯法也是犯法,法律对未成年人是从轻处罚而不是不用处罚,如果将这里的教学重点放在法律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上面,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在法律之上,让那些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以触犯法律,否则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侧重点好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完成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样不是更加能够发挥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教学知识点有不同的侧重面,不要一概而论。【关键词】思品教学 侧重点 理解
TAG: 教学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