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构图以花鸟画为列
浏览234次
时间:2019年10月19日 13:17
构图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在中国画的画 的遐想,西方绘画也讲虚实,只是不如中国画那样重视 论中“构图”经常被称之为布局、经营位置,东晋的顾 和深入,如果将八大山人画的一条鱼给西方人看,西方 恺之在《论画》中写到“若以临摹见妙裁,寻求置陈布 人也许会思考鱼为何能飞到天上,而中国人的空白处则 势,是达画之变也”其中“置陈布势”就有构图之意。 可代表一条河或者一片湖。这也是中国画独有的妙处,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也提到过关于“构图”之意的表 即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述,谢赫道:一曰:气势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 3.疏密:很多人都将虚实、疏密混为一谈,其实 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 不然,疏密是指画面中物象之间排列的距离,三个物象 曰:传移模写,其中“经营位置”便有构图之意。到了 以上才可以谈疏密,中国画忌平、齐、均,整个画面中 唐代,更是将构图放在了一幅画中最要紧的方面,故张 要有疏有密,就像一首曲子一样,有高低音,有急促的 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曰:“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 地方 也有舒缓的地方,这样的曲子才不会寡淡无味。 总要”。之后的历代名家在自己的画论中提到关于构图 同样,在一个画面中平均分布,会给人一种呆板,没有 的重要性。到了近代,潘天寿先生也从开合、虚实、疏 艺术感的感觉。即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当然疏密也要 密方面详尽阐述了关于构图的问题。从由古至今的画论 讲究得当,不然就会导致疏而凌乱,密而沉闷。 中可以看出构图是画之总要。 三、花鸟画的经典图式 一、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花鸟画从萌芽到成熟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在 西方构图是理性的,需要考虑大自然的光影,近 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一开始追求似与真,把花鸟画当 大远小的透视,是一个物理的转化过程,具有科学性; 作是真实花鸟画的照片,后来皇家画院的创办以及文人 而中国构图更加灵活,随“意”,注重主观意识的存 画的兴起,花鸟画逐渐成熟,地位逐渐提升,越来越多 在,是通过画家的学识、经历、审美、性情转化的过 的文人墨客将花鸟画当作抒情达意的一种媒介,画家把 程,具有人文性。 自己的情感寄托到画中。 中国画构图的第一个特点是散点透视,与西方的 在花鸟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经典的图 焦点透视不同,中国画是从多个视点去观察,而非一 式,如全景式、折枝式 中央点状式 上下开合三段 个。而且也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局限,使画面具有运 式,左右开合对称式。全景式构图就是将眼睛所看到的 动性,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一个经典范例, 景象全都画在纸上,经典全景式花鸟画作品如 崔白的 取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独立成一幅完整的画,这是西方构 《双喜图》、徐熙的《雪竹图》;折枝图式与全景构图 图做不到的。第二个特点是平面布置,中国画在构图上 恰恰相反,折枝图式只取其中一枝或部分花草,其他地 追求平面的审美意趣,不注重立体感;第三个特点:随 方留白,也就有了画面的虚实,折枝图式起于中唐,边 “意”组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主观意识的存 鸾开始画折枝构图,发展至宋代,成为了常见图式,马 在,打破时空的局限,例如不同时节盛开的花卉可能放 远和夏圭因常取景色的一边或一角,因此有马一角,夏 在一个画面当中展示。 半边之说。当今,折枝图式都是花鸟画的主要图式。中 二、中国画的构图要点 央点状式构图就是将所画物象集中到画面的中央,这就 1.开合:所谓“开合” 也叫“分合” 开是开 是说这种图式“开”的地方往往在画面的中间部位。这 始的意思,合是收拢结尾的意思。中国画讲究起 承 种图式起先由八大山人所运用,整个画面中间只有一个 转 合,就像一首曲子一样,有前奏 高潮 结尾,这 物象,表达画家孤独的灵魂。之后齐白石承八大之法将 样歌曲才会完整,同理,一幅画中的起结没有处理好, 此图式运用成经典图式。三段式图式顾名思义将画面用 整幅画也就垮掉了。花鸟画的构图比较灵活,与人物山 物象分成三段,此图式倪瓒用的最为经典。 水不同,山水 人物的“起”一般是从画面的底部起, 构图是作画的第一步,构图不得当,其他的做得 而花鸟画可以从上下左右起笔,甚至可以从画面的中间 再好也不合适,中国画的构图包含知识太广,笔者只选 起笔。 取了一小部分进行阐述,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探 2.虚实:中国画的构图中特别注重虚实,关于虚 索。 实,画面中空白的地方为虚,所画物象为实,眼睛只能 注意到一个物象,注意到的一个地方画出来,即为实 参考文献: 处,注意不到的地方就留白,即为虚。所谓虚实相生, [1] 潘天寿.关于构图问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有了实的地方便有了虚,画面的空白处便留给人们无限 [2] 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