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要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这与传统的职业院校对某一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紧跟行业需求变化,理论实践相匹配,而现有针对产教融合评价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鲜少有基于多方参与、多维考虑的评价指标。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促进产业结构更新和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产业界与高校的合作,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知识的转化效率,以此来迎合市场对产品更新的需求,而校企合作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就是产教融合绩效的重要体现。因此,摒弃以往单一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充分考虑多方利益,以合作教育学生评价为核心,实施多维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背景及意义
“双高计划”作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产教融合,而当下校企联合问题、教学理念创新问题都相对突出,如何在河南省落实“双高计划”,在2022年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标准,推进产教融合,取决于高职院校如何加强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的体系的构建,来自于评价对象自身所涉及的诸多影响因素。
产教融合评价体系需要多维利益考虑
产教融合体系建构是将传统校企合作作为基础,利用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重新组合,实现教育实践的创新。在具体实施方李桂贞 胡兆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8)
摘 要:基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及职业教育改革的崭新背景下,对产教融合绩效进行深层评价已经成为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对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对产教融合理论及实践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基于多重视角,引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综合绩效评价,并以河南省高职院校为例,论述了该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高计划;产教融合;绩效评价;四位一体作者简介:
李桂贞(196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学、高职教育、职业指导。
胡兆麟(1990-)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HZR-04,项目名称:河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路径探索。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分会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ZYZD2019010,项目名称: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背景下学生分类培养实践与研究。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19〕-JKGHZDZB-08,项目名称:河南省深化产教融合若干问题研究。
面,产教融合需要从教学、生产、技能提高和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层面,开展全面性的教育建设。2021年1月,河南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高度契合。我省产教融合主要以格局发展、企业建设、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双向对接为基本策略,而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节相对复杂,其中产教的组织结构、社会发展在教育环境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企业合作要素等,都会对产教融合的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切实考虑每一环节的诉求,平衡多方利益,构建共赢和谐的产教融合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产教融合评价体系需要引领教育发展
“双高计划”指出要培养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在新的教育体系背景之下,以产业需求为最终导向的教育人才体系将形成完备模式,从而彻底解决因传统教育环境下产教分离所带来的结构形需求矛盾。
根据《行动计划》,河南将围绕河南省转型发展攻坚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在全省行业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中,遴选、培育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不单是简单的数据组合,更应该做到让数据“说话”,通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沟通创新发展,为河南省构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新型统筹模式,搭建良性互动格局,借助教育体系建设,为省内产业升级提供血液,同时借助于产业完善,反哺于教育建设,实现共同成长。
“四位一体”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校企效益。首先,作为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共同存在财务问题,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高校的初衷是教育,但是其经营运转过程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产教融合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与社会企业就教育最高收益达成共识,双方还需要以企业人才输送为导向,为企业创造人才资源价值,同时,学校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学生实习就业收入也可能增长,达成良性可持续发展。
财务管控的评价,可以调节均衡多方利益,需要将企业及高校双赢价值的取得作为一种评价维度,展开对财务工作有效性和合理性的评价。
学生培养。其次,从服务对象来看,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社会企业,其所面临的共同对象都是学生。高职院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成长、提升的环境,通过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能力。企业则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养成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素养[3]。
产教融合的创新点在于打破了原有的人才单向供应模式,而通过校企双方合作,进行双向的互动。因此,在评价中,服务对象的成长与产教融合之间的促进关系,需要作为评价考量重点,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之中。
项目运营。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际操作过程类同于项目运营的形式,学校出台的各种管理制度等、合作方案都应有落实举措,而社会企业应当在产教融合现状之下,调整原有的运营模式和合作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建设,确定职能范围,明确工作责任,实时反馈项目实施情况,便于参与方扬长避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也是深化产教融合必须的环节。
发展方向。最后在发展层面,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高职院校,都必须通过创新来完善理念、打造发展战略。因此,创新能力,也需要借助绩效评价来进行分析。对于一般的绩效评价模式来说,产教融合当中所面临的评价方向和矛盾重点,往往是分散、作用性和导向性不明确的。而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桥梁,沟通未来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对其内容加以量化评定,利用绩效评价方式,认定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特点[4]。
“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搭建绩效评价框架
“双高计划”产教融合背景下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双向互动中存在的矛盾,在进行框架建设时,需要对双方合作和互动中的问题进行实验和分析,最终形成一种可以基于评价和量化分析的实施工具。具体来说,在确立框架之前,应当有限明确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方的合作战略和方式[5]。在河南省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政策目标在于形成联盟和示范产业,因此,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高职院校,必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一致的战略以及能够相互作用、促进双赢的服务模式[6]。因此,本文在进行框架确立时,提出了运营内容、服务对象、自身价值、发展方向四个角度的具体要求,再以校企双方的合作意向为角度,提出校企效益、培养模式、合作规划和创新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及每一个要求中需要完成的使命。
在“四位一体”绩效评价模式中,效益评价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确立最优合作模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客户”服务角度则强调如何通过教育服务,为学生(客户)提供成长,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拥有更为良好的未来发展。合作方式方面,通过评价最终确立教育服务模式和流程,改变工作模式,选择更为理想的工作方法。成长创新方面,则借助绩效评价,对工作当中面临的变化和发展需求进行解读,帮助教职员工确立发展方向,引导教职员工共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7]。
设定“四位一体”绩效评价内容
根据产教融合理论,结合“双高计划”要求,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综合绩效评价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
“四位一体”绩效评价应当基于发展和运营建设,按照“双高计划”2022年、2035年分期目标,形成远景战略评价。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大的战略方向应当设定在人才培养的导向型方面,缺少导向和社会需求的充分认知,人才教育将会背离产教融合需求。因此,评价内容主要从社会企业需求、战略和高职院校开办课程的契合度层面进行评价,并通过对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进行观察,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刻反思。
校企效益评价。首先,应当确立运营效益评价方法。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根本的利益目的并非财务水平的增长,但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不需要财政稳定。“双高计划”指出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在运营当中,高职院校为了保证更为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建设,需要通过不断进行资金数量的筹措及合理应用,因此,学校方面的资金运营能力、科研设施投入情况、校企合作开发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学生企业实习过程的个人收入,都要放入绩效评价之内。而对于企业来讲,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必然会考虑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的成本、劳动力成本及用人风险上都可以作为企业利益评价的内容。根据《行动计划》,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河南将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此措施降低了企业人力风险,是对企业回报的合理补偿。
学生培养评价。其次,服务方式。高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学生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能力。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提高服务能力,来争取声望和更为广泛的认知。通过表现自身培养水平和学生在日后参与社会工作中的优异成绩,来形成影响力。而对于企业来说,既然参与校企合作,那么也应对联合培养的学生负责,可以将企业专业相关程度、接受学生的人数、学生期望度与满意度匹配率、实习结束学生留存数、相关专业证书的获取率及获取质量这部分数据纳入到评价标准之中。
运营管理评价。第三,校企之间如何进行合作,企业如何基于发展和实践进行教学引导,在产教融合背景中,也是进行评价和考核的对象之一。“双高计划”指出校企双方应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质量的建设过程,在绩效评价中,可以尝试通过对该校一段实践内的学术水平、硬件建设情况、合作企业数量、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数量及质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比例、到合作企业时间学习三个月以上的专业教师比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统计,形成对于校企合作状态和取得成效的判断。
创新发展评价。最后,“双高计划”也在强调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评价应当以创新能力、发展潜力作为考察对象,进行绩效评价。产教融合对于创新型要求较高,高职院校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成果数量,同时也体现在如何与社会企业进行双向互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改革促发展,发展推创新,对此进行评价,可以尝试从科研能力、科研转化率,专利获取数,教师行业学术交流、校企深度联合师资培训、大学生在校企指导下创业数量及发展情况等方面,项目问题意见的改善落实度以及社会认可程度展开评价工作,系统分析高职院校自身的创新水平。
拓展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范畴随着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和不断成熟,产教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也有了更大的突破,现阶段产教融合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校企之间的相互合作,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甚至是政府单位也都进入到产教融合发展当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而这也正是“双高计划”任务之一,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绩效评价,除了要能够运用充分、详尽的指标体系,对现实当中的融合过程、发展状况和取得效益进行评价外,还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更深层次地了解不同阶段、不同结合方式下的产教融合现实状况与未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促进作用,从而将发展评价放置在指标体系当中,进行更为全面的绩效评价工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双高计划”建设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下,以多方视角为基础运营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校企合作双方甚至是监管部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结合产教融合的特点以及现实问题进行不断摸索和试验。令人欣喜的是,“四位一体”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形成对产教融合绩效的重要支撑作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通过予以绩效评价结果充分的关注度,能够推动产教融合的有序进行。在实施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高校应结合具体环境进行适当变通和调整,践行“四位一体”在战略管理方面的重要价值,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
参考文献
马树超,郭文富.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刘耀东.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逻辑和学校逻辑的冲突与调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0)
许理华.构建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
王金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升育人质量[J].河南教育(职成教
余红.层次分析法在构建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
沈剑光,叶盛楠,张建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有效度评估量表的编制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王晓红,张奔.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绩效: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