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32次
时间:2022年7月13日 15:50
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时至暮春,骤雨初歇,中国首部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开启正式首演。这是上海歌舞团首次探索:用舞蹈讲述谍战题材的革命故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在即将迎来建党 100 周年之际,文艺界用艺术发声,用文艺作品再现红色的隽永岁月,重拾那些用赤红生命编织出的爱与信念,用舞剧向革命先烈致敬。
一、跨界改编,凝练历史
在谍战舞剧出现之前,李白烈士的英雄事迹最早以电影的艺术形式呈现:1958 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将其拍摄成黑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2017 年,由郭富城、赵丽颖领衔主演的谍战动作电影《密战》(原名《新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中国大陆上映。
与前两部剧情类、谍战类电影相比,谍战类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同样依靠史料,通过艺术手法再现革命历史,但叙事线索更为单纯,将 7 民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与 2 民国名党保密局特务的矛盾冲突作为主线索,增添虚构角色,使剧情发展紧凑,鲜明激化矛盾冲突。
该舞剧将那个年代最美好的光景展现到极致美,因此,即便没有亲眼目睹他们被“撕毁”的过程,也已足够惋惜了。
这样的改编更能凝练出那段历史中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与牺牲精神。
二、肢体语汇,承载历史
习近平主席说过:“……演电影、写小说都是细节,细节感人,细节要真实,而真实要去挖掘。”舞蹈演员真的做到了“细节感人”,这种情感打磨出的细节,往往最令中华儿女与之共情。
黄包车夫的独舞将拉车、擦车柄、扯汗巾、提车头等生活性动作一气呵成。从帽檐下彰显出的干练低调、小心谨慎,映照出那个年代,即便是小人物也拥有铁血男儿真性情,即便是弱冠之年的年轻革命工作者们也拥有背负革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渔光曲》微微响起,舞台两侧缓缓走来一群着修身旗袍、婀娜旖旎的上海女子:细细柳叶眉、窄窄齐刘海,活脱脱像是从月份牌画中走来的。拎着四角小方凳,蒲扇遮着前额,身子向后倚靠,旗袍跟随脚步徐徐摆动,娇媚又不失风度。
纤纤玉手轻持蒲扇、摇曳着细嫩的手腕,不见炊具,却已见炊烟袅袅。刚柔并济的翻扇,缓缓延伸的后腿,既有上海女子曼妙灵巧的身姿,又不乏为生活努力向上不屈的韧劲。既像墙角的藤蔓,又像被囚禁的星星……将中国近代的江南女子风范表达得栩栩如生,更衬托出兰芬在革命道路上成仁取义、舍生忘死的气魄。
李侠、兰芬夫妇的回忆舞段,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分段回忆,将不同时空的人物叠交,同时呈现于台上。比起华丽的炫技,这段舞蹈克制感性、压抑情绪,更侧重于展现忍痛割爱与肝肠寸断的内心情感。兰芬一次次跳跃,扎进李侠的胸膛,李侠又一次次将兰芬推开,最后一次拥抱,李侠像是用尽毕生力气将兰芬抱起、托举、盘旋,最终,轻轻放下,额头一吻,二人各赴东西。他们都明白,这一别,就是永别。紧锁的眉头,无声的抽泣,没有台词、没有字幕,只有激昂行进的乐声和两个这样的安排一切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舞蹈易于抒情,难于叙事,但这部优秀的谍战题材舞剧将人物和情节形成一张牢固的网,情节环环相扣,人物丝丝联系,使戏剧动机与人物行动在作品中非常自然的相互推动着。
三、舞美设计,深化历史
丰富的舞台设计提升了这部作品的观感,深化了历史带来的年代感。开场前,屹立的石幕上投影着鲜红的剧名,让人感到阵阵承重与压抑,仿佛七十年前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幕后蓄势待发。多媒体设计贯穿全剧,舞者上方投射的字幕,简洁明了的向观者交代人设,更迅速直接的衔接了时空。
在黑夜中穿梭的电波和细雨相互交织,一串串灰暗的数字代码打落在26块流动景板上,形成黑夜中无情滴落的雨水。
移动景版将舞台空间分割为若干,街道、行人、通过暗沉的灯光布景,显得冷漠与机械,瞬间将观众拉入了解放前夕,那个草木皆兵、良莠不齐的社会风气之中。
小裁缝去世后的灵魂归来,与他牵挂的人做最后的灵魂诀别。逐渐泛黄的灯光,将舞台渲染得好似一部老旧的电影,那是回忆小裁缝短暂一生的电影。
综合的舞美设计将舞作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铺于地面的光斑和移动景板将舞台分割为两个同时间不同空间:舞台左侧用电影式的倒带影像,将时光逆转,演出了漫画分镜的速度感,再现了老方遇害的经过,他用生命作为代价,在皮尺上留下了最后的情报。另一头,兰芳发现黄包车夫系假冒,她哆哆嗦嗦从背后举起手枪,最终向敌人扣下了扳机。兰芬的人物情感逻辑在此处得以完整的体现,在她朝敌人开枪的那一瞬间,她早已不是那个提着保温饭盒去报馆给丈夫送饭的兰芬了,而是一个坚韧不屈、拥有独立人格的新中国新女性形象。
四、余音缭绕、回荡历史
“栀子花、白兰花,五分洋钿买一朵……”便是现今,还有零星的卖花婆婆伴着花香、提着花篮踱步于石库门和名店街之间。她们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于老上海人来说 , 伴随着卖花姑娘的吴侬软语 , 闻到阵阵花香 , 便知是夏天来了。
舞剧多处运用音乐基调与剧情相对立的表现手法,通过和谐的音乐反衬暗流涌动的战斗局势。除了借用宏伟交响乐渲染氛围外,作曲家还选取了上世纪 40 ~ 50 年代上海歌坛之星白光的《葡萄美酒》,以老式留声机碟片特有的纯物理性质发声的音质加上承重压抑的鼓声以及刺耳的弦乐旋律,描绘出严酷冷峻、危机四伏的氛围,优质的音乐情绪起承转合,使故事走向更具流动性。柳妮娜四处搜寻藏匿着的共产党员,7名战友同时面临暴露的危险,他们坐在高高的石阶上,放慢的肢体和柳妮娜冷酷的视线相互对峙着,究竟谁会被识破真身?用舞蹈语汇和音乐制造出的悬念,紧张感贯穿全身。
或许这就是这部舞剧成功的其中一处体现,每一位台下的观众,都是有血有肉有民族魂的中国人,对于这部历史纵深感如此强烈的舞剧,他们天生拥有民族血性与责任感一触即发。
观众感动的不是舞蹈本身,而是透过舞蹈,仿佛亲眼见证了七十年前,那群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年轻生命。每一名中华儿女,都是是英雄烈士们生命的延续。他们将生的希望寄托于新中国,寄托于每一辈新中国的年轻人身上。
回眸历史长河,生命渺小却又伟大,黑夜漫长却又充满光芒。永不消逝的电波永存于上海这座城的记忆深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灵魂里流淌着最炙热的民族血液。长河不绝,爱与信念不灭。
作者简介:姓名:唐苏琳;出生年月:1996.7.8;性别:
女;籍贯:上海;学历:硕士;工作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