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232次
时间:2011年9月07日 15:12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可以将信息变间接为直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趣味,通过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升华情感和深化练习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作者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教育研究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多媒体计算机把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时,我先出示神舟飞船在太空飞行的录像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食物从何处来》时,我出示“自养”利“异养”的动画循环图片,让学生找出获取食物的两种不同途径,调动了学生兴趣,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讲授《长征组歌》这课时,为了使学生对长征这段历史有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不怕困难的长征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在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我知道的长征故事》小作文,为更好地学习本课作情感上的预热,在教学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片段。在学生欣赏了毛主席在长征中创作的几首诗词,最后还教唱了几首经典的长征歌曲《四渡赤水》。形象直观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达标检测时,全班达标率竟达到了99%。尤其是后面的差生表现得也很积极。
二、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高昂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轻松活泼、乐此不疲,解决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更好地突山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如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文章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使教学重难点更加直观,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白万人军横渡长江》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两部新闻中,我先不让学生读文章,而是分别播放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片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然后再让学生自学,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如在《陋室铭》一课教学中,学生比较难理解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我特意选取若干幅中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为了加深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解,我调用了中国特色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在画面的转换间隙播放。这样既营造了课堂氛围,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
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中巧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我在上完《清平乐·村居》后,感觉并不像预先设想的那样好,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第二天,我又去亡羊补牢,没想到让我感慨不已。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几幅优美的山村风景画面,让学生看图进行口头描述。一开始,大多数学生只能谈到画面上有山、有树、有屋、有小溪而已。我想,不能让他们只看到这些景物,而要让他们闭上眼睛在音乐中去想象:在这个背靠山峦的小山村,竹林怎么样,小溪怎么样……在我的启发下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渐渐活跃起来。
有的说:在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有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小山村,村前的一条小溪里盛开着争艳的荷花,岸上的小草在大地、雨露、阳光的滋润下,长得生机勃勃……有的说:在绵绵起伏的青山下,有一间低矮的简陋的茅屋,茅屋前有一片苍劲挺拔的竹林,林子里的鸟儿飞来飞去……还有的说:这清澈的溪水从山间流下,流经这小山村,滋润了这里的小草,养育了这里的人们……学生说的多好啊!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94%来自视觉和听觉。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好得多。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中,我首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各个方位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了一个明晰的了解,加深了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印象。在讲浮雕时,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游击战争、横渡长江这些文字的描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遥远,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有必要借助动画等手段把静止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的多元感悟打下感性的基础。为此,我分别配以的有关的图片、历史资料和影像,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重温了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中国人民为了取得白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激发了学生对人民英雄的缅怀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心理学知识还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破除定势对学生思维的干扰,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向新的方向发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拓展,使课文由死而活,内容由陈而新,难度由浅而深。例如:我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浅,情感体验经验不足,对文中父子深情难以身临其境地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满面苍桑、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地走过铁道为我买桔子的情形,并配上抒情、哀婉的音乐痛景朗读,舒缓深情地配乐朗诵、催人泪下的老父买桔画面,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情感。当读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一处时全班学生无不在抹眼泪。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文字深情深刻体语。取得了绝佳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维效果,升华学生情感
鲁迅先生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会比讲义好,将来恐怕要这样的。”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录音可以以声传情,渲染课堂气氛:投影可以以形传情,做到形象感知;录像可以以境传情,体现图文并茂。多种媒体可以真正把朗读性、语言性、音调情、故事情融为一体,现代媒体的综合运用,可以真止做到优化课堂教学。 如在《周总理,您在哪里》一课中,我利用录音磁带,再配以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地、郁郁葱葱的森林、波浪滚滚的大海等投影片,把课文抽象的内容变成了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回到了当年,并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提高了。在《钱塘湖春行》一课中,我先出示钱塘湖的美丽景色,并配以诗朗诵,让学生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加深了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在《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中,可配以大熊猫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加深对大熊猫的了解。在《雄伟的人民人会堂》一课中,可出示几幅人民人会堂雄伟壮丽的画面,使学生对人民大会堂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这二首歌词时,可配以三首歌的MTV,并让学生跟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自然就非常深刻。
四、深化课堂练习,及时进行反馈
根据教学要求,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创设多种练习、巩固方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可以从加深理解到熟练运用,强化应掌握的知识点,并使知识得以扩展,深化了课堂练习。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以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了,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一一“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通过反馈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内动力。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是有目共睹的。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更好地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去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真正让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