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亮
本文是在对多家通信技术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后,由企业提供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重新确定了通信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基于新的人才培养规格下的高等职业院校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优化。
【关键词】通信技术 人才培养 改革 实践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内容,工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最近几年,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华为公司、三星电子、联想集团、中兴通讯、数字通广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信技术公司。
1 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与思考
新的人才培养规格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里指出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发展型”特色
随着通信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岗位群急需大量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的劳动者。高职教育应侧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瞄准企业对于其发展所需职业岗位,强调专业设置的可持续发展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强调职业技能的持续性教育,强调具有发展意义的特色职业技能教育。
1.2 “复合型”特色
现代科技发展呈现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毕业生从事的岗位需求随产业结构的变化正在发生改变,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随着新的岗位群的出现也发生了转变,在这种状况下,狭窄、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显然无法满足这一时代需求,因此,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将狭窄的职业技能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转变是必然选择。
1.3 “创新型”特色
随着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工作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变成为科学性劳动。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自身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岗位弹性适应能力,能在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对工艺流程进行变革。
1.4 “技术技能”特色
新型工业化时代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应该既能掌握运用理论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工作现场能从事具体单机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来执行;必须对现场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完成工作任务。
2 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对通信技术专业改革的创新与实践意义
在通信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中,要大胆探索高职办学新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是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人才培养新规格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2.1 人才培养必须定位于区域服务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均由地方或行业主办,主要面向地区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地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学校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2 人才培养应该明确层次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从这个规格定位出发,高职教育要紧紧抓住“技术技能”、“发展、复合、创新”这两层涵义,从技术、技能角度来制定适合“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岗位或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注意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技术、技能等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在工艺型、操作型、管理型岗位上发挥才华。
3 通信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的思路和过程
在对京津地区近百名通信专业毕业生及多家通信技术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后,统计发现近一半的企业认为当前本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这些企业所设实际岗位的需求,部分课程老化,知识陈旧,一些实训课程所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很少,例如家用电器维修;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当前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整体构建上不能满足通信行业实际岗位的需求.
3.1 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调研,我们分析了通信技术行业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终端设备装配师,需要掌握智能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技术革新,掌握智能手机元器件的筛选、测试、高级装配,故障处理、产品工艺等技术。(2)智能终端程序员,掌握基于新型智能终端设备的APP 设计,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JAVA 程序设计及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调试。(3)通信网络勘察设计师,掌握基于4G的通信工程工程文件编制、安全操作、新工具使用、线路勘察、网规网优、光缆敷设等技能。(4)工程维护与管理员,能够进行通信网开局、数据配置、交换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传输设备例行检查、通信网络硬件改造、优化、软件升级操作,以及网络故障诊断、排查、修复。(5)通信产品销售专员,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熟悉新的增值业务,提供移动互联网、IPTV、数字集群行业等领域新技术的支持与服务。
3.2 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重新确立了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新兴通信产业的生产、服务和运营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与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和宽带接入以及物联网等通讯领域从事工程建设、运维、管理、技术服务以及通信产品和设备的生产、测试、销售、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借助在校期间培养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技术上改造并进行创新,在毕业后的3-5 年中成为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
3.3 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的课程体系
为了能够很好的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通信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要求,我们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四个层面重新设计,包括新增课程、课程整合、课程改造和课程删减。
(1)新增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基础文化素质,提高个人修养,增开大学语文课程,为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了解,拓宽专业视野,为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增开了智能终端程序设计与开发、物联网技术应用等课程。(2)课程整合,为了向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将电子工艺焊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进行整合,改为电子工艺实习。(3)课程改造,为适应职业岗位强调技术的需求,在数据通信课程中加入二、三层交换设备相关知识点,并提出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熟练掌握交换设备的配置技能。(4)课程删减,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用通信设备的更新,智能化、集成度越来越高,很多的家用电器设备维修的价值越来越小,其岗位需求逐步缩小,因此将家用电器维修删除。
3.4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遵循虚实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建设理念,大力加强通信技术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导向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工作的内容就是学习内容,工作的场所就是学习的场所,教师从团队组建、任务选择、项目管理等方面引导学生团队逐步完成各项任务,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同学有具体的角色和任务,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一体化。
3.5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创业与创新能力
通过举办、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通信技术技能大赛”,加强学生通信技术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和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结合具体产品开展网络运维、网络改造、网络优化等技能水平,促进各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对推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3.6 提高“双师”素质,优化教学团队
提高“双师”素质,加大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派遣教师下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完善“双师”结构;逐步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进课堂,在学生技能指导、现场实习教学、学生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验实训指导环节,加强既懂理论又熟悉实践的实训教师的陪养,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形成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双师”教学团队。
3.7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虚实结合、学训一体的理念,从基本技能到专项技能,从单一素质到综合素质依次递进的培养规律,本专业与中兴通讯,华为公司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通信综合实训室、LTE 实训室、数据通信实训室和网络优化实训中心。
最后,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课程重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通信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严格把控质量标准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与企业的的“双赢”将是我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文胜, 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12(07).
[2] 张晓红, 创新型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深圳职业信息工程学院,2011(07).60-61
[3] 李进先, 郑涛,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研究[J]. 江西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12(01).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