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记红
(新沂市高塘中学,江苏 徐州 221415)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里多处提到“语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标》实施以前长期以课文内容分析为主、脱离语言教学的旧模式,以注灌为主不注重语言训练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脱离语言训练,造成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后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势必要贯彻执行《课标》提出的“要加强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精神,改革旧模式,更新旧观念,改进旧教法,真正切实加强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意欲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言教学;语文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必须重新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关系到更新教学观念,革新陈旧的教学模式,也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提高。在《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说得很清楚了。《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这个工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但就目前来看,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把着力点放在语言教学上、放在基础工具上的现象仍然很普遍。长期以来统治语文教学的模式便是讲背景、解题、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讲写作特点,每篇如此。用这种模式传授知识,实质上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不能提高基本的语文素养。有的虽然也知道《课标》的要求,但一到教学实践中便走了样,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如大讲特讲思想教育,大讲特讲文学体裁特点,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首要任务置于从属的位置。这是很令人深思的。
二、必须走出语文教学观念的误区
《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再来看看语文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着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知识,大讲主谓宾或××结构之类的知识,忽略了语言本身;有的老师则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写作方法;有的老师把学语文更是理解成为学课文内容;有的老师认为凡是强调背诵的做法都是过时落后的做法……例如,有的老师讲《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先是背景介绍,接着是作者作品介绍,小说文体知识介绍,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下面就是情节结构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写作特点的概括,中心主旨的探讨,等等。教学记叙文,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讲议论文,无非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讲说明文,无非是“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方法”等几个方面。看上去这样教学思路很清晰,环节很齐全,其实这样的教学,严重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即语言教学。这些观念和做法之所以走进误区,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课标》对语文学科所界定的性质,没有真正理解《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回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上来,没有真正认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性。这样,势必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必须改进教法,加强语言训练
语言首先是工具,工具的掌握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操作训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套子”式的教学模式,改变观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模式,真正地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这正如游泳,光靠教练讲游泳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到水中真正地训练,才有学会游泳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课文尤其是语文课文都是教学凭借的“例子”,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这是千百年来教学实践中积累并流传至今的宝贵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杨瑞芳,《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学语文本应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语文能力。如果课文读得太少,学生对字词含义缺乏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认识,就不能化别人的语言为己所用。也只有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掌握语言工具,不能以讲代练,以教代读,要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悟,在练习、感悟中获得技能技巧。
总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语言教学,突出语文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以语言教学为主的方面来,达到《课标》提出的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否则,教改只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