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法
浏览156次
时间:2014年12月19日 15:30
激励性评价“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所言,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要学会激励学生,让激励性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点金石”。也有人说:“教师充满艺术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小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需要我们老师的呵护与关爱。要知道在关键的时刻,教师一句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成为进步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往往一时难以思考得很周全,或者表述不是很准确,或者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或者害怕遭到学生的嘲笑,因此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感到紧张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不管学生出现哪种情况,我们老师都要鼓励学生发言,不要一听见答案开始偏离的时候就打断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认真听完后做详细的讲解。不管学生答得对与否都要合理评价,最好采取激励性语言评述,这样的话,小孩子听完后就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后面的学习就会感到轻松自然。同时在评价的时候,我们老师在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那么关于这种情况,我们老师的评价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而评价激励方法,做到因人而异。比如对待班上的学困生,我们老师要“大大的”予以表扬,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关于评价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一般除了口头语言评价外,还可以采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评价不会造成教学语言的琐碎,也不会打断教学思路,还可以增进情感交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我们小学生的评价中,其实除了口头、肢体语言的激励性评价之外,还有其让他的属于物质方面的奖励。比如红五星、小红花、剪贴纸、铅笔或者圆珠笔、也可以奖励相关的学习用品或者书籍。成绩差的可以以“进步奖”颁发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二、宽松和谐激趣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求教学手段要革新,改变过去“严师”下的教学氛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 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小学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 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 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 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自选商场》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的一些商品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那么我们老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逛各商场吗?你们一般和谁逛的?去一般又买些什么东西呢。”话音刚落,学生就会五花八门地回答起来。但是大多数孩子说的都是一些与孩子们有关的一些生活必需品,说什么连环画、卡通人物图书、零食之类的。等学生说完之后,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自选商场》一课,看看在自选商场里面,小朋友和他妈妈在商场里面买了哪些东西?”相信,小孩子很快就回到书本上,等待老师的详细讲解。所以,在课堂上要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学习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教师一定程度的引导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那么,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发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最好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老师在活动探究中题型中就可以发挥小组各自的优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去,然后让每一组的代表发言,等个小组发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相信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培养。(上接第27 页)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协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使每个合作成员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真正贯彻《标准》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参考文献】[1]袁伯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2]忻龙鸣.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1).[3]陈小波.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2(07).[4]卢元杰.新课改的感悟和思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小学教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