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体察入微 善摹渐悟

浏览171次 时间:2013年10月28日 16:59

徐广军

(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313

  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广泛搜集材料,为作文作好准备,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注意积累;在平时教学中,把课文作为范文,作为教者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榜样和标准,在反复诵读,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摹拟课文完成习作。

关键词:作文;观察;搜集;积累;诵读;摹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初中学生作文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无话可说,二是不知如何写。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范围狭窄,经历简单,加上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毫不留心,每到作文时有相当一部学生无话可说就不奇怪了;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目,立刻想到相关的人、事、景,但由于阅读面不广,又不耐心反复读课文,更谈不上积累,因而不知如何写法。每次作文课,老师指导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我曾对两个班一百零八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不怕写作文的只有5人,怎么不叫人讶然失色?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广大同仁。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广泛搜集材料,为作文作好准备,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注意积累;在平时教学中,把课文作为范文,作为教者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榜样和标准,在反复诵读,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摹拟课文完成习作。这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的两种有效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就是要我们深入生活,下马观花,体察入微。无话可说,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首先给他们分析作文中存在的一个“材料大家用,上次用了这次还在用”的现象,帮助他们明确大千世界,生活五彩缤纷,倘不注意观察,万事万物就会从你眼皮下一闪而过,不留痕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缜密地观察人物、事态、景物等,不仅要用眼、耳、鼻等器官去感知,还需用大脑去思考、体验,并反复研究,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闪光的东西。学生都羡慕大文豪、大作家,我就告诉他们茅盾先生的习惯:“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你要找你的生活圈子以外的人做朋友,和他们多谈,记录他们的谈话,记下你随时随地对他们观察的所得。”古人李贺写诗,身边总有一个袋子,每每有感即将将它写下投入袋中。

其次,就是鼓励并带动学生去做。要求每个人一开学就准备一本比较厚的本子,把从现实生活中观察、体验到的材料搜集起来,保存好;同时,每星期要求学生从书刊报纸、电视电影等视听媒介,或座谈访问中搜集材料,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用。例如,要求学生记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小事,反映新时代的人情美(如同学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女情、邻里情等),可以让学生打开自己的记录本,挑选自己认为能够表现有积极意义的主题的一件事,作为本次习作的材料,在班级交流。我曾做过试验发现,如果按上述方法去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材料,其中,有近一半的材料切实可用。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一次,我在河边玩水,看到水里有许多小鱼儿游来游去,天性喜爱鱼虾的我,真想把它们都捉住养在我的小盆里。正想得出神,一条小鱼定着不动了,好像武打片上被点了穴的人一样,我一激动,伸出两手向小鱼扑去。结果鱼没捉到,我却一头载进了河里。此时此刻,金鱼、银鱼也吸引不了我了,强烈的恐惧心理和求生欲望使我只知道一个劲地喊救命。我明知家里只有耳聋的奶奶,可是我没有别的办法。渐渐地,我已四肢无力,只有拼命挣扎……我是怎么被救上岸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当我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是邻居肖阿姨慈祥的面容。她见我醒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总算醒了。好了,你休息会儿,我得回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听到喊“救命”的声音时,肖阿婕正在给她痴呆的女儿喂药,等她把我从河里救上来,看着我醒来后回家时,她的女儿已经跌到地上,满身沾满了大小便,腿被打碎了的药碗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直流……当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向肖阿婕致歉致谢时,她抹了抹眼泪,笑了笑说:“没关系,遇到这样的事,谁都不会不管的。”

这则材料给我印象很深,由此不难想象这位同学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和体验,没有一定时间的储存和积累,又怎能有如此丰富的材料,又怎能有如此深切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新大纲明确指出“传播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非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不可。在单元课文教学前,我总是先研究本单元的作文题目、作文要求,把作文题布置下去,然后再进行课文教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理解课文、赏析章法外,还注重引导学生会读课文,读好课文。郭绳武先生说的“真正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得通;真正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写得好”不是没有道理。古人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法吗?古今许多大师无不以诵读为能事,从白居易、朱熹到郭沫若、茅盾都以诵读获大益而留下佳话。当然,这并非说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作文要求,有目的地选择其精要片断来诵读。如选择记叙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片断诵读,体会其优美的意境、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主题,《一面》、《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都是典型;选择议论文中的说理片断诵读,学习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精辟的分析论证,《谈骨气》、《纪念白求恩》等就是榜样;选择说明文的有关片断诵读,琢磨其准确的语言,《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等便是标准。

例如,在学习《一面》前,我先帮助学生明确这一单元“引写”程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会抓住特征写人的外貌。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时,重点引导他们精读文中的外貌描写部分。经过反复诵读,细心揣摩,同学们终于领悟到:可以从体态、衣着、面容、神情等方面写人的外貌,写好外貌要仔细观察,抓住特征,还要依照一定的顺序。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对人物的外貌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才能为塑造人物,表达中心服务。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外貌特征来写鲁迅先生,才使读者既了解了先生的外貌形象,也感受到了先生的精神风貌。经过诵读、揣摩、讨论、交流,再让学生去写人物的外貌就容易多了。

朱熹说过:“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的文字。”他还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能熟。摹拟应该是学写作的一条途径,当然,所谓摹拟,并不是抄袭,而是只摹拟其选材;《竞选州长》摹拟其心理描写;《谈骨气》摹拟其提出论点的方法、论据的选择和论证的过程……,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谈勤奋》时,我第一步是引导同学们研究《谈骨气》是怎样开头的,学生学过课文后总结出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紧接着引用孟子地话阐释“骨气”的含义的方法,然后要求同学们模仿着写一个开头。第二步是引导同学们顺藤摸瓜,揣摩《谈骨气》是怎样围绕孟子的三句话举例论证的,并指出在举例时必须围绕中心论点对所举事例作精辟的分析,不能简单罗列事例。集马克思等名人勤奋读书,梅兰芳勤奋练唱等事例)。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结尾,指出结尾必须在总结的基础上深化论点,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论点。通过摹拟,教会学生善摹渐悟,开拓思路,综合提高,最终达到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文章的目的。

如果从初一开始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不过要使学生作文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还要介绍一些中外名著给他们读,鼓励引导他们博览群书,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上述两种方法必须同时采用,缺一不可。当然,这只些粗知拙见,肯定还有更科学、更实用的方法,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