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艳秋
摘要:本文以“80后”辅导员独特的视角尝试通过分析大学生择业心态与就业现状,提出“80后”辅导员利用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学生择业心理引导、学生职业协作能力的培养、开展模拟应聘活动、组织企业岗位职能讲座等单元进行规范操作。最终将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理论化、合理化、高效化。实现大学生轻松就业。
关键词:“80后辅导员” 就业指导 特色方法
高校所设置的辅导员制度,初期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随着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体质的大改革,大学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十余年间大学毕业生由2000年得107万激增至2010年的630万。大学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群体受教育的机会,一方面每年六七十万的应届毕业生增长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由最初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向大学生之就业指导工作倾斜。
“80后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他们陪伴、指导学生成长,熟悉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受到学生信任,年龄的相仿使得他们与学生亦师亦友,易于与学生沟通,良好的教育与职业素养使他们有更深刻的洞察就业形势的能力,广大的同学群体又给他们在职场工作方面感性的认知。因此在指导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一、就业形势与择业心态分析
1、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通过网络一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至2011年预计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60万人。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0%,2002年底就业率降至80%,2003年就业率为75%,2004年为73%,2005年为72.6%。近年来就业率也仅仅在70%左右徘徊。显而易见的是大学生存在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被社会、家庭、公众给予厚望的天之骄子有近30%的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问题。
2、当今大学生择业心态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一种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拒绝从基层做起,造成用人单位对毫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的从业素质产生质疑。
在用人单位及择业者之间的职场矛盾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压力与焦虑、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存在就业观念不合理,有功利心理、求“稳”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等择业心态。
二、就业指导方法探索
1、学生职业规划设计
辅导员要把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工作,不是到了大三大四才开始准备教授就业指导,而应在新生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要从进校起就开始培养其就业观念,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期,引导帮助其了解自我之后,在二年级指导其锁定感兴趣的职业,在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到四年级就初步帮助学生完成其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经过这样有目的有方法的引导,可以避免毕业生的社会恐惧感,缓解其就业压力。
2、学生择业心理引导
要长期坚持向学生宣导: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大学生们的主观取向与客观需要不匹配这一当前形势下的客观矛盾。辅助其兴盛正确的择业观,认清自我,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辅导员要适时的矫正其不切实际的择业观,避免其形成“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观念。引入大学生创业活动,鼓励其自主创业实践。把其注意力和关注度更多的引向广大的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而不是都集中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单位。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努力消除假性的就业难现象。
3、学生职业协作能力的培养
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道德引导工作中,参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标准》明确任务和要求。深入开展以诚信和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学生会的作用,正确引导他们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4、开展模拟应聘活动
很多大学生不懂如何去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存有在考官面前显得紧张、不懂如何去表达自己的优势、发挥自身才能等问题,从而因此错失良机的,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可有目的的开展模拟应聘活动,针对同学们会在自己求职时的表现、所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相应的点评,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到在求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从而做好更充分的求职准备。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场礼仪及求职就业的相关培训。让同学们更好的为毕业求职做准备。
5、组织企业岗位职能讲座
辅导员应发挥好好学校与企业合作与交流的桥梁作用。利用校企双重文化的熏陶,达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尽可能针对性的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企业文化讲座,并利用手头资源邀请在企业所涉及的行政、采购、生产、技术、质检等岗位就职的同学做一些岗位职能介绍及工作心得交流。使大学生对企业运作及构成有一个鲜活的认知。从而使其工作后能更快的投入到角色中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新一代的“80后”辅导员需在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中认真做好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学生择业心理引导、学生职业协作能力的培养、模拟应聘活动的开展、组织企业岗位职能讲座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岗位认知及自身职业素质能力,一定会收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牟海萍.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3] 丁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探讨[J].文教资料,2006,(10).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