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98次
时间:2022年4月19日 09:49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文艺的现实性与审美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重要内容,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对影视艺术创作具有重要价值及借鉴意义,也是当下文艺创作者应予关注的重要理论依据。影视艺术创作中的现实性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将真实世界于作品中的客观反映,而审美性则立足于真实世界的本质,是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展现。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实现其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关键词:马克思文艺观;现实性;审美性
一、现实性来自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
艺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摹写映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一种手段,其蕴含着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是进行情节、人物、环境、氛围等客观塑造的关键。现实性创作在我国已有深刻的指导思想,在 2014 年 10 月 15 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他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最关键的、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由此可知,现实性创作是立足于典型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影视作品开始逐渐突破创作瓶颈,发展态势风头正健。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人将目光锁定社会生活以及其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思维触角逐渐深入社会最根本的现实问题。在特殊的艺术创作和形象加工后,纷纷将其搬上荧幕,为暗淡已久的现实性影视创作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热播剧《小欢喜》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以方圆、童文洁夫妇为视角,呈现了北京市三个风格迥异的家庭在面对着升学压力和亲子关系难题之下辛酸苦辣的生活。该剧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巨大的反响,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该剧中三对家庭的形象建立以及情节构造,均取自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其中饱满的圆形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然而《小欢喜》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真实世界的客观观照,与自我审视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现实性题材的《小欢喜》最终迎来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在 2019 年 7 月 31 日周三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收视率排名中,以 1.168% 的成绩位居第三名。由此看来,那些凭空想象、脱离现实,在书斋里 “攒”出来的影视作品已经不再合当今观众的胃口,他们更渴望的是有血有肉、有真实情感、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变化的高质量精品佳作。
二、审美性是社会本质的提炼与升华
艺术高于生活,审美作为一种抽象的人类文化活动,是一种超乎功利和情感的特殊形式。美学的哲学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客观反映和表现形式,而是实现人与世界之间高程度的有机统一,是对社会本质内核的提炼与升华。
在当今良莠不齐的庞大影视作品数量中,审美力的社会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解读影视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便成为了影视创作中的必要主题。如雷佳音、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在内容美上,本剧共48 集,每集 45 分钟,讲述的却只是长安城内外十二时辰的故事。《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人物线条和历史事件一一对标,故事情节清晰明了,回忆与现实的交叉剪辑使得复杂的人物关系逐渐跃然纸上。其中张小敬的原型来自于姚汝能编纂的《安禄山事迹》,因其狠、辣、毒、拗、绝,被称为“五尊阎罗”。而《长安十二时辰》中富有考究的叙事文学脚本和以“大环境烘托小故事,以大事件展示小人物,以小人物表达大情怀”的内容主旨是社会本质现象的精炼和升华性表达。
在形式美上,《长安十二时辰》尤其注重视觉、听觉、镜头运动的有机结合,在画面构图、造型美工和特色建筑上煞费苦心;富有唐朝特色的器乐演奏和表真的音响运用使人身临其境;饱含深意的镜头表达与节奏感剪辑极大地渲染了情节氛围,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和现场感。
《长安十二时辰》审美性的合理表达,不仅在回顾历史时期客观存在事件做出深层次考究下,使得其在历史长卷中做出了思想上的深刻展示,更是通过视觉冲击和心理认同层面上,将鉴赏者引向感情,进而由感情引入思想,达到内在美和形式美相结合的高峰,成为一部具有耐人寻味意蕴的良心之作。
三、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
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三大特征中的重要概念,其强调在文艺创作中不仅要注重对真实社会的客观反映,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形象来展示生活,也要强调真实社会的本质内核,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对现实的观照提高至审美层次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影视创作者实现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以社会现实为形式基础,实现思想意识与社会道德质的飞跃。
然而,在当今大数据和媒介融合的社会语境下,中国市场拥有着庞大的影视作品数量,在此形势下,中国生产出了大量反现实的虚假扭曲产品和繁多“审丑、审怪”的“三俗”
低劣产品。辫子戏、玄幻剧、抗战神剧等脱离了现实,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进行无序更改,严重损害历史形象的同时极大地危害着当代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大量以恶制恶、阴暗扭曲的亚文化电视剧,如《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宫斗剧取得极高的收视率,挣足了看点,赚了个盆满钵盈。但是,在这种扭曲人性善良以及奴性思想泛滥的主题思想下,极大地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美好的人文情怀与道德标准。大量恶搞文化也在网络这个扩音器和放大镜下形成了一种亚文化时尚现象。名人被恶搞,经典名言、名曲被恶搞,英雄被恶搞,“审丑”、“审怪”文化正在极速地消解社会的审美力,迅速地扩大了大众审美疲劳的现状。
综上所述,影视创造中的现实性与审美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重要内涵,且作为世界影响力无人媲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文艺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影视创造中现实性与审美性两者水乳交融,相生相依,要求新时代的影视创作者应:一坚持现实性创作原则;二提高思想深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增强创新意识,倡导革故鼎新,共同为中国影视创作的发展铺垫一条光明大道。
作者简介:曹巧珍(1998—),女,湖南郴州,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