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家小孩W的学习机昨天放在桌肚里不知被哪个学生偷走了,
原来,两天前W瞒着父母把学习机带到学校,一方面想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查查资料,另一方面想趁机偷偷玩点游戏。昨天上午第三、四节课全班同学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他就把学习机放在了课桌里,下课回到教室时发现学习机没有了,却又不敢立刻
下午的第一节课恰好是语文课,我当即决定改上班会课,走上讲台刚开口:“听说我们班W同学的学习机……”没想到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一些同学愤愤道:“一千多元呢,这人太缺德了。”“价值较大,这是犯罪,应该报告派出所。”“谁拿的,玩过了还给W吧,花那么多钱买来,需要家长辛苦很多天呢。”……我接着大声说道:“我很想劝劝这位犯错的同学,大家思考一下,该用《弟子规》里的哪些内容来劝告他呢?”
“我!”随即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我想借‘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句话来劝告他”
“请你说得具体明白一些。”我说道。
“我想对他说;‘用人家的学习机要直接跟这位同学公开借,如果不公开,就是偷。我们借人家的物品及时归还,下次再借才不会困难。’”
“我!”另一位同学“倏”地站起来,“我想用‘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来劝戒他。”
“怎么理解呢?”
“我想告诉他:如果你是无心犯错,只是拿去玩一下,那算是犯小错;如果出于不良用心,永久占有其他同学的东西,那就是作恶。知错就改,还是一位好同学,但是一味地掩盖,不知悔改,可就是错上加错了,你往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会越来越危险。”那同学作了进一步阐述。
“老师,我想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哦,这个事情与父母有什么关系呢?”我故意问道。
那同学说:“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亲感到担忧;但是如果我们的道德有所损伤,会让亲人感到羞愧。你偷别人的东西,也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啊。”
“大家的回答非常好,让老师也深受教育,看样子你们也可以做老师了。”我微笑道。
“请同学们想一想:他犯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干嘛要这么劝他呢?”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全班又一阵喧闹。
“那位同学该怎么改正呢?你们帮他一下好吗?”我作顺势引导。
“‘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我们是同窗也就是兄弟姐妹,大家应该互敬互爱,才能和睦相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因失窃事件引发的同学们对于孝、悌、谨、信、爱、仁等多方面的思考,以及参与的热度与思想的深度都是我所没想到的。我惊讶于学生对经典的深刻理解,震撼于《弟子规》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语言从他们的嘴中汩汩流出,露真情、现爱心、展智慧、藏宽厚、含期待,没有干瘪的说教,没有冰冷的斥责,没有严厉的批评,每一位同学的思想、情感、道德意识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极大的提升,课堂和睦、融洽。《弟子规》就象一团火焰,燃起了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的热情。
两天后,W轻快地走进办公室兴奋地说:“我的学习机回来了。
由此我想到,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的发展,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构建和谐课堂,班会课同样也是如此,千万不能把它变成训话课。“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依据其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创建一种和谐的、绿色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
其次,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力求实现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具体生动的内容和谐统一,让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感知状态中。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知、行、意、情等方面多角度着手,采用多种手段,以增加德育的感染力、趣味性、深刻性。借助经典文化开展辩论、谈话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方法,我们也可把德育同课程学习、视频观看、音乐体育和实践体验等等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者要努力增强构建和谐课堂的能力。构建和谐课堂,需要老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情感趣味的“兴奋点”,我们就必须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一些经典书籍,要乐于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巧于化解各种矛盾,勤于反思自我,敢于探索创新。和谐的课堂需要我们用自身的发展去创造,以达到促使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德育也是这样。
和谐的课堂令人赏心悦目,使人快乐,心向往之。在和谐课堂里,师生倾心相处、情感交融、各显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成长与发展。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良品格、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我们教者就要不懈追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