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才 李 静
(无锡市堰桥中学,江苏 无锡 214174)
摘 要:以具体的教学案例,通过探究知识的本质、知识的前后联系、正确的解题方法等途径,阐明了如何在高三复习课中进行小型探究.
关键词:复习课;小型探究;高三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探究知识的本质
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种类型讲过很多遍,强调过很多遍,但学生仍然在强调的地方多次出错的情况.作为教师的我们,常常只能感慨“我们的学生真是没法教”.其实,换个思路想,不是学生没法教,而是我们没能教会学生,未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我们课上的“强调”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讲清楚了”,而学生却没能真正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同类型的类似题目分析比较,通过小型探究,理解知识的本质,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1、(1)对任意的
(2)对任意的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恒成立问题的本质是最值问题,例(2)中只需左边函数的最小值大于0即可.然后教师提问:当
通过分析比较,进行小型探究,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以后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才能不混淆,并能迁移运用.
二、帮助学生联想回忆,探究知识的前后联系
高三数学教学应该在复习好各章节的各个知识点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以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从头脑中提取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回忆,在必要的时候设计探究问题,探究知识的前后联系,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综合运用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数学能力.
案例2、在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复习课上,对于“在
教师提问:对于该问题,请回忆导数的定义,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结合图形进行解释(小组讨论)
同学甲:结合导数的定义,
教师:非常好,能结合单调性的定义理解么?
学生乙:(另一个小组的同学),割线斜率可以改写一下,
教师:因此,直线的斜率,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导数这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我们应联系地理解数学问题.
三、利用学生认识误区,探究正确解法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出现认识上的误区,此时,教师可能会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或者让同学帮助其指出错误,然后给出正确解法.笔者认为,在学生出现认识上的误区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学生比较难理解,或者多次讲解仍然出错的问题,不妨利用学生的认识误区,设置小型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中找出正确思路,寻求正确解法,以便下次遇到同种类型的问题时,找出正确的解题途径.
案例3、复习《函数与方程》时,有下列例题:(题1)函数
课上,请一同学回答,他的解法是,因为
法一:(有同学根据刚才那题的解答思路)利用
此时,我提示同学们:除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外,再想想其它的方法.很快有同学得出下列解法
法二:把
学生在两种解法中,发现答案不一样.我让大家思考两种解法结果不一样的原因,看哪里出了问题(可以相互讨论).过了一会儿,有同学通过画出图象
至此,我与学生一起得出如下结论: 若
则
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教师并没有马上指出,而是运用学生的认识误区,沿着学生的思维出发,一步步设计问题,得出矛盾,让学生自己从矛盾中探究原因,进而找出正确的解题途径,纠正对定理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