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经济论文 >> 发展战略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

浏览214次 时间:2011年8月17日 17:23

[摘要]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文章认为,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城市群;生态建设

  一、建设生态城市群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
  
  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基于对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巨大集聚和辐射功能,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必须以城市群的构建与发展作为重要载体和支撑。但是,广西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老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群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工业增长模式在缔造财富神话和城市帝国的同时,也酿成了生态恶化的现代“城市病”。空气和水的质量下降、绿地减少、自然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和废弃物排放,以及对稀缺、拥挤的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等种种迹象表明,环境退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结果,催生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部著作和研究报告的问世,反映了环境与生态问题已经从学者个人关注演变成全球共识,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并提升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由于环境与生态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化建设模式逐渐受到全球关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次提出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1974年国际生态学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来协调各国的城市生态研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倡导必须把更多的城市栖息地问题放到最重要位置;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生态城市规划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计划。由此可见,城市发展目标的生态取向已经成为走出“人类困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与存在问题
  
  生态城市群是城市群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是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在城市体系构建中的体现,其内涵包括:城市群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城市群生态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和集约利用;城市群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和生态化升级;城市群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城市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繁荣发展等。建设生态城市群至少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1)克服工业化、现代化环境下城市发展的困境,实现城市可待续发展;(2)回归城市的人本理念与人性关照,解决现代城市人的生态生存问题;(3)发挥城市生态协同效应,增强城市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具备建设生态城市群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另外加上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区,即“4+2”。北部湾经济区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而且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优越独特,具有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的比较优势。一是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北部湾海岸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依托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建成亿吨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形成以南宁为中心,以防城、北海和钦州三大港口为纽带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北部湾近海海域有海洋生物900多种,生态保护良好的红树林和珊瑚礁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二是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北部湾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区,主要有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北海银滩、火山岩地质地貌景观涸洲岛、斜阳岛、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钦州湾“七十二泾”和龙门诸岛,以及京族三岛等特色旅游资源。三是矿产、水能等资源优势。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广西沿海地区和北部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第二,明确有力的政策导向。党的十六大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的明确导向,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方针,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一’。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广西区情,于2007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广西战略;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和滨海特色、辐射作用大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并把布局优化、整体协调、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可见,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广西新发展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发育的必要条件。随着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北部湾城市群已经逐步成为中国东盟间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在已经建成南宁通往沿海三个港口的高速公路的基础上,通往东盟的陆路国际通道——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和南宁至河内的国际列车已经建成通车。北部湾港已经建成万吨级以上的泊位46个,综合通过能力1.15亿吨,广西北部湾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
合作。在航空方面,广西已开通至新加坡等东盟8个国家11个重要城市的国际航班。
  第四,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广西前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43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逆势而上,生产总值增长15.9%,比自治区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
  第五,强劲的城市化发展势头。虽然北部湾城市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且发展后劲充足。“十五”期间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增加了11.5个百分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计划投资1465亿元,重点建设项目391项,到2012年城市化率达45%,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50%。
第六,良好的实践创建基础。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群众实施生态广西建设战略,创建生态示范区和文明生态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建设生态城市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4.2%,建立了76个自然保护区,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南宁以创建符合国家考核标准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强化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北海围绕打造“中国最适宜人居的滨海生态城市”目标,贯彻“生态立市”的城市发展思路,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味,先后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北钦防四市均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倾力打造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北部湾城市群的一大品牌。
  
  (二)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存在的问题
  第一、城市群发育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群是建立在完善的城市群功能基础之上的。目前,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低,集聚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弱,远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率为39.23%,而全国的城市化率为45.68%,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唐以及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市化率更是高达60.5%。由此可见,北部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我国“三大城市群(圈)”相比差距更大。此外,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人均GDP仅相当于珠江三角洲的1/10。即使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中心的南宁市,与国内同类一些大城市相比,也存在经济规模和聚合力偏小,产业和人才的集聚程度低,难以通过扩散将城市经济的各种优势辐射到周边地区及更广大区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问题。
  第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化进程的生态问题开始突显。2005--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总水平比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各经济区总平均水平分别低0.1、0.135、0.1275、0.14,虽然资源使用与环境保护指标好于珠三角,但比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差,作为重化工布局区域的防城港和钦州差距更明显,这表明北部湾城市群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具有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特征的重化工业对北部湾城市群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
  第三,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产业趋同,导致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北部湾各市主导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港口运输、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钢铁和生物制药等在主要港口城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及排序均靠前,南北钦防各市对区域公共池塘资源的竞争指数呈拉锯式态势,这表明区域对公共池塘资源无序竞争加剧。此外,依靠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污染叠加进行的同构竞争也给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总体构想与路径
  
  (一)总体构想
  生态城市群是经济系统、人文系统与生态系统在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有机整合和有序运行,其目标是达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实现能量聚集与辐射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南北钦防及周边城市的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及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为此,各中心城市要依托自身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塑造各具特色又互补整合的生态城市形象。
  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生态宜居城市。产业生态方面,重点发展高效益、低消耗和低污染的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聚焦与辐射作用。环境生态方面,打响中国“绿城”、“水城”品牌,发挥亚热带自然气候环境与资源优势,保护大明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和马山县弄拉自然保护区等九大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城市自然植被、水域,修复内河湖泊生态,建设与中国“绿城”、“水城”相适应的城市生态系统。文化生态方面,传承和保持壮乡多民族聚居生态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营造与“首善之区”相适应的社会人文生态氛围,塑造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和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形象。
  北海:建设滨海生态商贸旅游城市。产业生态方面,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及出口加工业。环境生态方面,发挥亚热带滨海资源优势,对北海银滩、斜阳、涠洲岛火山岩进行生态开发、精心保护英罗红树林保护区和海底珊瑚礁生态状貌,突出“天下第一滩”和滨海湿地特色。文化生态方面,保护北海骑楼老街,追溯海上丝绸之路文脉印迹,彰显中外文化交汇蕴含,挖掘南珠文化、蛋家民俗和“咕哩村”、“咕哩寨”地域特色,汇聚浓郁的北部湾海洋风情,形成生态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渔家民风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商贸旅游城市。
  钦(州)防(城港):建设临海生态工业城市和生态港口物流城市。产业生态方面,发挥深水大港优势,特别注重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产业的生态监控,保护碧海蓝天,发展绿色口岸经济,依托边境口岸开展边境贸易与旅游。环境生态方面,钦州突出滨海生态特色和“中华白海豚家园”品牌,整合海上奇观“七十二泾”、麻蓝仙岛和大环半岛等自然景观及刘永福、冯子材故

居等人文景观;防城港围绕“三岛三湾”打造“城在海中和海在城中”的全海景生态城市,同时,对京族民俗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和展示,使两市形成融滨海美景、人文气质、民族特色和边关风情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口岸城市群。
  各中心城市以上述生态目标为导向,依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蓝图,增强经济与产业要素的聚集与辐射能力。南宁作为核心城市与北钦防三个副中心及周边城市之间要加强互动与协同,形成大、中、小城市等级较为完整、层级较为清晰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城市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
(二)建设路径
  第一,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聚集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增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集聚是城市群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要以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为目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一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H.钱纳里和M.塞尔奎因关于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世界模型显示,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成正比。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工业化水平低,是导致城市化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北部湾地区不能跨越工业化阶段,但又不能走粗放式工业发展老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以北海、南宁电子产业为主导的北部湾“硅谷”,把培育北部湾临海石化产业基地、钢铁能源产业基地和林浆纸一体化基地与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结合起来,构建生态工业生产模式,形成低碳生态工业集群。二是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按照结构合理化、技术产品标准化、生产环境生态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的要求发展生态农业集群。三是整合北部湾生态旅游资源,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南连海南三亚,北通越南下龙湾、河内,构筑环北部湾生态旅游圈。四是依托南宁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整合北、钦、防沿海港口群,形成高效节约型现代物流基地。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文化、会展、信息及中介服务等生态友好型第三产业。
  第二,把集约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建设山川秀美的宜居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对土地、矿产和油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科学规划城市布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促进各城市区域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型产业。二是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实行补偿开采,防止和治理河海水域污染,控制渔业资源捕捞强度,严格保护珍稀动植物种群,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三是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四是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天然林地、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整治城市内河、湖泊、近海生活和工业污染,恢复生态和景观功能,净化、绿化、美化城市空间,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和环境优美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
  第三,把弘扬生态伦理文化与营造城市文明风气结合起来,建设“两型社会”。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是生态城市群的灵魂。要以生态伦理价值观为引导,以推动形成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为目标,营造崇尚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一是发挥社会舆论引导作用,通过主流媒体披露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鞭鞑破坏生态环境的丑恶行径,传播生态伦理价值理念,唤醒和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二是重视内心信念的力量,培育和弘扬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基本同情心、恻隐心,使其内化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化为与自然界和睦为友的具体行为。三是强化道德规范约束,制定和完善调解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转变人的社会行为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四是积极开发体现北部湾山水、民族、人文特色和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生态文明的文化产品,做强做大生态文化产业。
  第四,把生态客观规律与主体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探索生态城市群建设模式。主体参与性是生态城市群的重要特征。城市是人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生态城市的构建反映了城市人生态地生存的本质诉求,是人们自觉运用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创造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同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生存空间的活动过程。生态客观规律与主体创建活动的统一是生态城市构建的本质内容和显著特征。既要从北部湾地区实际出发,遵循生态规律,探索符合广西地域、自然、资源、人文和民族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又要重视和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创造作用。一是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北部湾生态城市群领导协调机构,加强环保、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的协作和联动,统筹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提炼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经验并加以推广,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合力。三是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和实施“碧海行动”、“城乡清洁工程”等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生态城市群建设落到实处。四是发挥政策导向与市场配置生态资源的作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产业。五是创新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依法监督机制、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经济政策和投融资支持机制以及人材培养引进机制等,确保生态城市群建设战略顺利推进。
  注释:
  ①王新哲《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载于《城市问题》2008-年第5期第41至45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http://baidke.baidu.com/view/4594386.htm。
  ③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  ④黄方方《论“首位城市建设”——兼论强化南宁市功能作用》,载于《改革与战略》2009第1期第124至125页。
  ⑤⑥詹浩勇、冯金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工业化评价与发展研究》,载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第3期第1至6页。

TAG: 广西北部湾 生态 城市群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