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峰
【摘要】机构投资者具有技术、信息、成本、人才、资金优势,通过诱导、利用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认知偏差为其操纵市场、获取利润最大化提供了可能。我国交易所的某些制度也被机构投资者所利用,成为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的基础。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非理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6-040-01
一、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的本质
机构投资者在信息上比个人投资者具有优势,机构可以率先采取行动,通过分仓多账户低位吸筹。而个人投资者没有信息上的优势,所以更多的以技术分析为手段来分析股票的可能涨跌,进而做出买卖判断。机构投资者在完成一定的吸筹后可以利用其资金实力,通过对敲,洗盘,虚假申报,来做到技术骗线,诱导个人投资者跟风买入。随着个人投资者的买入人数的增多,股价进一步上扬,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盲目自信的心态、正反馈交易的热情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最终演变成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也往往会借势进一步推高股价,为随后的出货创造条件。随着信息的公开,股票交投变得尤其活跃,换手率大增,这也为机构投资者借助利好消息出货提供了可能。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出货,股票价格必将下跌,高位追涨的投资者会亏损。由于投资者的厌恶亏损心理,个人投资者中往往出现处置效应,即卖出盈利的股票,持有或者加仓亏损的股票,企图通过分摊成本来扭亏为盈,现实的教训得出这样无疑使个人投资者亏损更加严重。
然而,随着个人投资者的越来越理性,对市场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增强,机构投资者单纯的利用对敲,连续买卖,虚假报价等手段来进行市场操纵变得越来越难,留痕也过于明显,易于被个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发现。所以机构投资者采用信息作掩护,通过分析师发布虚假的研究报告,散布小道消息,来吸引投资者的跟风。个人投资者有往往对这些小道消息趋之若鹜,深信不疑,甚至推荐自己身边的朋友进行购买,这也为机构投资者操纵股票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的市场基础
1. 价格确定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订单驱动制度,证券经纪人接受客户的委托,将客户的报单集中到证券交易所进行竞价最终确定成交价格。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即时行情,目前以五档行情居多。机构投资者大量买入的时候往往在卖出方积压特别大的单子,故意制造抛压很重的恐慌情绪,使得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个人投资者抛出手中的筹码。相反,机构投资者在出货的时候往往在买方位置积压大单,故意制造托市的假象,让想卖出投资者产生犹豫。
2.T+1 交易制度。在T+1 的交易制度下,当日买入的股票当天是不允许卖出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很好地利用个人投资者的情绪。比如,早盘制造冲高的假象,迅速占据涨跌排行榜的前列,吸引投资者眼球,诱使个人投资者跟风买入,随后开始洗盘,让早盘跟风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当天陷入亏损的状态,全天在懊恼悔恨的情绪中度过。第二天,早盘仍然打压,个人投资者在悔恨情绪的驱使下往往会忍痛卖出买入的股票,从而机构投资者可以低位接回。
3.开收盘制度。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为了提高定价效率,提高定价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参与集合竞价的信心,采用开放式集合竞价模式。然而,虽然开放式集合竞价提高了市场竞价的透明度,个人投资者对虚拟匹配价格背后的信息解读有限,机构投资者也会在临近不允许撤单的时间点突然撤单,干扰信号传递机制,诱导个人投资者被动参与集合竞价,使得开盘价中包含了很多的噪音因素。
4.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避免了当天发生极端值得概率,但也造成了交易价格扭曲,价格发现延迟。机构投资者通过涨跌停板制度,对个人投资者的情绪行为施加影响,进而提高操纵市场的效率。
三、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行为的本质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资金、信息、管理、人才等优势,使其产生操纵市场的冲动和能力。在操纵市场的过程中,在传统的对敲、虚假报价中又融入了噪声变量,使得市场波动进一步增加。机构投资者通过噪声交易给不知情个人投资者以虚假信息,促使交易量增大,掩盖操纵股价的动机和痕迹,资产价格偏离程度进一步加剧,获取更多的利润。使其私有信息逐渐融入到资产价格之中,攫取更为有利的后期信息优势,进而以不知情个人投资者的损失为代价获取超额收益!
参考文献:
[1]周春生,杨云红,王亚平.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型的价格操纵研究[J].经济研究,2005(10).
[2]赵涛,郑祖玄.信息不对称与机构操纵[J].经济研究,2002(7).
[3]徐龙炳.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5(2).
[4]张宗新,潘志坚,季雷.内幕信息操纵的股价冲击效应[J].金融研究,2005(4).
[5]施东晖.收盘集合竞价设计与股价操纵[J].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