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427次
时间:2019年5月09日 10:17
摘要: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丰富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文化是民族的底线,而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支撑。在当今社会,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论题。我们不仅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内核,同时,在宣传传统文化时,也要注意将其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人的文化需求,另外,也要进行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以盘活文化市场资源;还应该增强历史名人效应,向世界展示出色的中国传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传播教育
论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
文/王紫阁
文化是国魂。一个民族的团结靠的不是机遇偶然,而是世世代代沉淀在心底的、挖骨去髓也分割不了的文化认同感。我国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诚如老人家所说,文化是民族底线。而在如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一切古老的农耕文明所遗留下的东西都显得不堪一击。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炎黄子孙们逐渐忘却了曾经的精神文化、服饰礼仪、风俗节庆,开始学会把“洋节”当作新商机,用西装革履来换取国际尊重的今天, 这道民族底线又该用怎样特别新颖而坚固的方法来守住呢?
文化的遗忘与衰落,究其根本,是被误入“更新换代”的行列。衣服过时、掉色、破洞需要我们去添置新衣;同样的,文化的“过时”、“掉色”、“破洞”也会遭人嫌弃。一件上好的羊毛衣如果时常“漏风”,它就缺失了实用价值,会让人弃若敝履。文化缺乏时代性,也会被人们抛弃,被忽视其内涵而走向衰亡。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衣服需要重新设计来适应大众需求,文化也要进行创造性改造来使它重获生机,由此看来,文化的“活化”是使其涅槃重生的必经之路。
而我以为,对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新态“活化”,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传播形式的转化,“活化”文化外观
以往的文化,除了乡下民间自发形成的民俗风情,大多由统治阶级进行把控。三纲五常、宗法分封、伦理道德,说到底不过服务于皇权稳固,社会安定。而今在现代民主社会,强行贯彻宣传文化是不必要的。经过了世界的融合和一个世纪的国力争霸,我们的审美眼光早已转变。现在中国人更喜欢有活力激情,或者更加古朴淡雅的文化外观。吸引力和新型审美是传统文化生存方式的两个关键词。
在人们心中, 古老的绘画和书籍总是因为艰涩难解而被大家敬而远之。谈起中国古代绘画, 大家都会说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但人们不会追究清明上河图中那些活灵活现的商贩,考究青绿山水派画法。一笔一描摹中的细腻深沉,一点一勾折中的暗藏机锋,大众是无法真正赏鉴的。那么进行必要的大众化审美转变就是无可厚非的了。
全彩的成语词典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将文字转化为图片,将图片转化为故事,将故事转变为兴趣。也许大众搞不懂笔法走势,但他们绝对好奇能用“矿石”画出的画。些许新奇和灵活,就能点醒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二、文化传播内涵的创新,“活化”文化内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波折, 粘连上许多不纯净的附加物。这些附加物是权力和闭塞的产物,我们有责任将其一一甄别去除。再者,没有了“三纲五常”的中华文化依然有时代局限性,我们还要将它的内涵进一步创新发展,才能适应如今的社会生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十八大以来,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 其中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和大道至简的治国智慧。
三、文化对象因人创新,“活化”文化市场
艰涩的内涵经过渗透新时代特色, 文化已经能呈现出初步复兴的状态。但是其应用于大众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经调查研究,老年人对戏曲的爱好更胜于青年人,而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中的音乐舞蹈类更感兴趣;同比之下,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从性别来划分, 女性更能欣赏传统文化中的美学, 例如服饰与建筑;而男性偏重历史遗留的学术思想,例如《周易》和堪舆学等。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文化需求,文化市场中供给方应当仔细研究,对文化进行对口包装,提升消费者对于文化的购买力。只有市场承认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才有走上新时代舞台的机会。
四、文化教育方式创新,“活化”文化记忆
传统的文化传承观念认为, 文化教育的场所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但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家庭传承渐渐缺失,学校教育作用不断加强。这使我们重新探讨文化传承的方式,为了避免学校大多采用的应试教育使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厌恶,各地区的文化场所应当挺身而出,发挥文化教育作用。
例如:博物馆、少年宫、当地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在寒暑假做相应宣传,举办“半日游学”等小型组团活动,鼓励当地中小学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进行研学, 为每一支团队配备讲解员和相应学科老师,并与近期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实地体验宣讲,同时适当盈利使研学活动和文化场所纳入市场, 盘活文化资源。
五、文化名人效应创新,“活化”人物传奇
当人们开始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感兴趣时, 一般都是因为一位名人与此地文化有较深渊源。因为拿破仑而认识法国,因为哥伦布认识意大利,因为林肯认识美国。每一个人物的传奇能提升所对应的文化的知名度。中国文化最初走上世界舞台,靠的是“孔子”这张名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成为亚洲各国对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第一印象。
如今,孔子的名片已经不足以概括中华文化之丰富精彩,我们还需要更多的?